字典帮 >古诗 >宿小寺观主僧升座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克庄
2025-09-07

宿小寺观主僧升座

宋代  刘克庄  

静处尤宜策睡勋,径投禅榻炷炉熏。
恰为胡蝶春游美,忽吼华鲸曙色分。
僧袒右肩方说法,我聋左耳若无闻。
平生不作桑间恋,草草逃包下白云。

宿小寺观主僧升座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宿小寺观主僧升座翻译及注释

《宿小寺观主僧升座》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寂静的地方,特别适合策勋而睡眠,
径直来到禅室,熏着香炉。
正逢美丽的胡蝶春游,
突然传来华鲸的吼声,天色渐渐破晓。
僧人袒露右肩,正在讲述佛法,
而我左耳却像没有听见一样。
一生中从未沉迷于桑间的恋情,
匆匆逃离,躲在白云之下。

诗意:
《宿小寺观主僧升座》描绘了作者在小寺庙中的一夜。诗人在安静的地方感受到了睡眠的珍贵,来到禅房,熏着香炉。正当春天美丽的胡蝶在外面游荡时,突然传来了远处华鲸的吼声,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在这样的环境中,僧人袒露右肩,正在讲述佛法,而作者却像是左耳聋一样,无法听到佛法的教诲。诗人表达了自己不曾陷入世俗情感的态度,他草率地逃离了这一切,藏身于白云之下。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寺庙为背景,通过描绘作者在小寺庙中的一夜,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情感态度。诗人通过对静谧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清静与宁静的渴望。作者描述了自己把握睡眠的珍贵,以及在禅室中熏香的仪式感,这种仪式感与禅修相呼应,透露出一种超越尘世的意境。

诗中对春天的描绘以及胡蝶的出现,增添了一抹生机和美感。然而,华鲸的吼声打破了宁静,象征着新的一天即将到来。这一景象对比明显,既有生命的轻盈与美丽,又有大自然的力量与威严,呈现出深刻的对比效果。

诗的结尾表达了作者对世俗情感的超脱与远离的态度。他声称自己从未陷入桑间的恋情,将这种情感视为平淡无奇的事物,追求更高的境界。最后,诗人匆匆逃离,躲在白云之下,象征着他追求超脱与自由的心态。

《宿小寺观主僧升座》通过对寺庙环境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的追求。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给人以深思的空灵之感。

宿小寺观主僧升座拼音读音参考

sù xiǎo sì guàn zhǔ sēng shēng zuò
宿小寺观主僧升座

jìng chù yóu yí cè shuì xūn, jìng tóu chán tà zhù lú xūn.
静处尤宜策睡勋,径投禅榻炷炉熏。
qià wèi hú dié chūn yóu měi, hū hǒu huá jīng shǔ sè fēn.
恰为胡蝶春游美,忽吼华鲸曙色分。
sēng tǎn yòu jiān fāng shuō fǎ, wǒ lóng zuǒ ěr ruò wú wén.
僧袒右肩方说法,我聋左耳若无闻。
píng shēng bù zuò sāng jiān liàn, cǎo cǎo táo bāo xià bái yún.
平生不作桑间恋,草草逃包下白云。


相关内容11:

挽水心先生二首

耳鼻六言二首

逃禅便面

访李钢草堂不遇

挽南皋刘二先生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汤熨
    汤熨沉绵弥半载,未尝寸步出村居。登翘材馆多新贵,归善和坊守旧书。有客嘲杨雄拓落,无人问李白......
  • 陈倩调真阳尉奉台檄摄潮阳尉小诗将别
    相阀白眉子,吾家坦腹郎。莫贪鸢雾里,小住鳄溪傍。粤橐无卷石,韩祠有瓣香。两翁各钟念,安讯托......
  • 丁巳启建二首
    一息营升斗,留翁寂寞滨。白头携暮子,来作祝尧人。...
  • 荔枝二首
    寂寂南州少物华,有园池处只梅茶。荔枝花发差平等,不问分家富贵家。...
  • 愚溪二首
    青云失脚谪零陵,十载溪边意未平。溪不预人家国事,可能一例受愚名。...
  • 庆建州叶守
    贵人列屋贮倾城,公独斋居彻骨清。七帙高年高上品,夜窗相伴一寒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