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拜方正学先生祠堂(二首)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顾起元
2025-07-18

拜方正学先生祠堂(二首)

明代  顾起元  

白马魂空结,朱蛇谶岂真。
九重原叔侄,一死自君臣。
鼎镬当年事,蒸尝异代人。
西山一抔土,寂寞掞冬春。
¤

拜方正学先生祠堂(二首)翻译及注释

《拜方正学先生祠堂(二首)》是明代顾起元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拜方正学先生祠堂(二首)

白马魂空结,朱蛇谶岂真。
九重原叔侄,一死自君臣。
鼎镬当年事,蒸尝异代人。
西山一抔土,寂寞掞冬春。

译文:
拜见方正学先生的祠堂(两首)

白马的魂魄已经飘散,朱蛇的预言又岂能成真。
九重之中原来是叔侄的关系,而今却以生死分别君臣。
鼎镬的往事只是过去,蒸煮的滋味尝过异代的人。
西山的一抔土,孤寂地盖住了冬天和春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方正学先生的敬仰和思念之情。诗人以古代的祭祀仪式来表达对先生的敬意,诗词以两首的形式展开。

第一首诗描绘了白马的魂魄已经飘散,朱蛇的预言不可能成真的意象。白马和朱蛇都是古代祭祀中的象征物,白马代表吉祥和尊贵,朱蛇代表神秘和预言。通过描绘它们的虚幻和不真实,表达了对方正学先生以及他所代表的价值观的怀疑和反思。

第二首诗则以九重、君臣、鼎镬等形象来表达对方正学先生的敬仰和思念。九重指的是祭祀时的九重台阶,象征着高贵和庄严。原叔侄指的是方正学先生的学生和追随者,他们在生死之间分别,体现了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鼎镬是古代祭祀中的器皿,象征着历史和传统。通过这些象征物的运用,诗人表达了对方正学先生的敬仰和对他的学说的传承。

最后两句“西山一抔土,寂寞掞冬春”,表达了方正学先生已经离世,埋葬在西山的寂寞墓地中,不再与冬天和春天共存。这里的寂寞和离别意味着对先生的思念和惋惜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古代祭祀的意象和象征物的运用,表达了对方正学先生的敬仰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思了传统价值观的虚幻和不真实。这首诗词既是对先生的礼赞,又是对时代和人生的思考。

拜方正学先生祠堂(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bài fāng zhèng xué xiān shēng cí táng èr shǒu
拜方正学先生祠堂(二首)

bái mǎ hún kōng jié, zhū shé chèn qǐ zhēn.
白马魂空结,朱蛇谶岂真。
jiǔ zhòng yuán shū zhí, yī sǐ zì jūn chén.
九重原叔侄,一死自君臣。
dǐng huò dāng nián shì, zhēng cháng yì dài rén.
鼎镬当年事,蒸尝异代人。
xī shān yī póu tǔ, jì mò shàn dōng chūn.
西山一抔土,寂寞掞冬春。
¤


相关内容11:

题蓟州汤泉

送谦巽中住草堂梵安

感事六首

送防秋将

宫体四首次良金韵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过石田草堂因哭石田
    频年我理吴航楫,几度相逢笑口开。沙雨江风今日泪,岁寒愁绝是重来。...
  • 过顾玉山旧宅(二首)
    阿瑛旧宅绰山前,父老犹能话昔年。楼阁俨如真洞府,主宾浑似小神仙。花时不绝笙歌宴,门柳常维书......
  • 雨后酌邻翁
    江平新雨过,林阙晚山微。采绿仍驱牧,看云方掩扉。因知农事暇,远贳村醪归。秉烛招比邻,相酌愿......
  • 晚过题润泉山房
    翠微支遁隐,新构习清虚。施食来山鸟,翻经击木鱼。花倾知景夕,月上属凉初。肯借一椽隙,相容半......
  • 拟古
    雍雍云中雁,八月徂南方。念彼北风来,怛焉怀稻粱。九月气已凄,十月繁冰霜。生来毛羽单,高飞不......
  • 南村约庵雨中过访喜新街成饮平胃散酒是日谈
    白云本是青云侣,今雨依然旧雨人。舆力竞夸新路稳,酒奴还说近方醇。纷粉且置人间事,皦皦谁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