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隐几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22

隐几

唐代  白居易  

身适忘四支,心适忘是非。
既适又忘适,不知吾是谁。
百体如槁木,兀然无所知。
方寸如死灰,寂然无所思。
今日复明日,身心忽两遗。
行年三十九,岁暮日斜时。
四十心不动,吾今其庶几。

隐几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隐几翻译及注释

《隐几》

身适忘四支,心适忘是非。
既适又忘适,不知吾是谁。
百体如槁木,兀然无所知。
方寸如死灰,寂然无所思。
今日复明日,身心忽两遗。
行年三十九,岁暮日斜时。
四十心不动,吾今其庶几。

译文:
身体适应,忘记四肢的存在,心灵适应,忘记是非的界限。
既适应又忘记适应,不知道我是谁。
百体感觉像干枯的木头,兀然无所知。
方寸之间像死灰一样,寂然无所思。
今天又过去了,明天又来临,身心忽然两者都离去。
行年三十九岁,日暮时分。
四十岁,心不再激动,我如今还能做些什么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白居易中年时的心境。他描述了自己身体和心灵的变化,以及自省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人说自己忘记了身体四肢的存在,也忘记了是非的界限。这表明他中年的心态,对外界的诱惑和纷扰变得越来越淡漠。他对自身的感知像枯木一样,没有知觉。心灵也像死灰一样,没有思考,没有激情。

在最后两句诗中,诗人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己的年龄。他说今天复明天,身心忽然离去,暗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人生短暂。他的岁数三十九,正是生命中一个重要的节点,他感叹自己的心不再动,意味着对激情和欲望的追求已经消退。他思考着自己所剩下的年华,问自己“我如今还能做些什么呢”。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己中年状态的思绪,展现了一种对功成名就的淡然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生命中转变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

隐几拼音读音参考

yǐn jǐ
隐几

shēn shì wàng sì zhī, xīn shì wàng shì fēi.
身适忘四支,心适忘是非。
jì shì yòu wàng shì, bù zhī wú shì shuí.
既适又忘适,不知吾是谁。
bǎi tǐ rú gǎo mù, wù rán wú suǒ zhī.
百体如槁木,兀然无所知。
fāng cùn rú sǐ huī, jì rán wú suǒ sī.
方寸如死灰,寂然无所思。
jīn rì fù míng rì, shēn xīn hū liǎng yí.
今日复明日,身心忽两遗。
xíng nián sān shí jiǔ, suì mù rì xié shí.
行年三十九,岁暮日斜时。
sì shí xīn bù dòng, wú jīn qí shù jī.
四十心不动,吾今其庶几。


相关内容11:

吴宫辞

别苏州二首

和仆射牛相公见示长句

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

纥那曲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吐蕃别馆卧病寄朝中诸友
    星汉纵横车马喧,风摇玉佩烛花繁。岂知羸卧穷荒外,日满深山犹闭门。...
  • 西斋小松二首
    松树短于我,清风亦已多。况乃枝上雪,动摇微月波。幽姿得闲地,讵感岁蹉跎。但恐厦终构,藉君当......
  • 感月悲逝者
    存亡感月一潸然,月色今宵似往年。何处曾经同望月,樱桃树下后堂前。...
  • 酬太原狄尚书见寄
    家声烜赫冠前贤,时望穹崇镇北边。身上官衔如座主,幕中谭笑取同年。幽并侠少趋鞭弭,燕赵佳人奉......
  • 赋花
    花,花。落早,开赊。对酒客,兴诗家。能回游骑,每驻行车。宛宛清风起,茸茸丽日斜。且愿相留欢......
  • 太白老人
    日观东峰幽客住,竹巾藤带亦逢迎。暗修黄箓无人见,深种胡麻共犬行。洞里仙家常独往,壶中灵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