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闻虎伤人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炎
2025-07-21

闻虎伤人

宋代  王炎  

胸臆包藏不可窥,谁能攘臂编其须。
未论犬牛俱受祸,饱人之肉人何辜。
驺虞不肯食生物,自古及今常罕出。
吁嗟虎豹山林多,隐阱弓刀如彼何。

闻虎伤人作者简介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闻虎伤人翻译及注释

《闻虎伤人》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这首诗以描述虎伤人的情景为主题,表达了对于人与自然界的动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和人性的思考。

诗词中文译文:
胸臆包藏不可窥,
谁能攘臂编其须。
未论犬牛俱受祸,
饱人之肉人何辜。
驺虞不肯食生物,
自古及今常罕出。
吁嗟虎豹山林多,
隐阱弓刀如彼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王炎对于虎伤人事件的触动和思考为出发点,通过描述虎伤人的情景,探讨了人与自然界的动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诗的开篇,“胸臆包藏不可窥”,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秘密和痛苦,可能指的是对于人类与自然界的悲愤。接着,“谁能攘臂编其须”,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无力,意味着谁能够伸出手臂去拨动这只凶猛的虎须,使其不再伤害人类。

接下来的两句,“未论犬牛俱受祸,饱人之肉人何辜”,揭示了动物与人类共同受到灾祸的现实,强调了人类的饱食与动物无辜受害之间的矛盾。这种对于生命的思考,让人不禁对人类对待动物的行为产生反思。

接下来,诗中提到“驺虞不肯食生物,自古及今常罕出”,驺虞是传说中的狮子,表达了对于少见的善良动物的称赞和惋惜。这种罕见的品质使得驺虞不愿以生物为食,展现了对于动物之间种种行为的反思。

最后两句,“吁嗟虎豹山林多,隐阱弓刀如彼何”,描绘了山林中充满了凶险的虎豹,暗示了人类在与自然界的动物相处时所面临的危险与挑战。这种情景引起了人们对于如何平衡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思考。

总的来说,王炎的《闻虎伤人》通过描绘虎伤人的情景,展示了人类与自然界动物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引发了对于人性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类对待动物的反思和对于人与自然之间平衡的渴望。

闻虎伤人拼音读音参考

wén hǔ shāng rén
闻虎伤人

xiōng yì bāo cáng bù kě kuī, shuí néng rǎng bì biān qí xū.
胸臆包藏不可窥,谁能攘臂编其须。
wèi lùn quǎn niú jù shòu huò, bǎo rén zhī ròu rén hé gū.
未论犬牛俱受祸,饱人之肉人何辜。
zōu yú bù kěn shí shēng wù, zì gǔ jí jīn cháng hǎn chū.
驺虞不肯食生物,自古及今常罕出。
xū jiē hǔ bào shān lín duō, yǐn jǐng gōng dāo rú bǐ hé.
吁嗟虎豹山林多,隐阱弓刀如彼何。


相关内容11:

送蒯员外东游旧治

张德夫园亭八咏·渔村

沁园春 寿同馆虎贲百夫长邓仁甫

安福县秋吟寄陈锐秘书

满庭芳 偕 士安马明初登荀和叔广思楼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寄张阶州
    仪甫秉忠信,神明自来舍。绛灌虽不容,蛮貊皆从化。荣名任纷纠,道性常闲暇。传语当途人,无为劳......
  • 临石步港
    碕岸隳萦带,微风起细涟。绿阴三月后,倒影乱峰前。吹浪游鳞小,黏苔碎石圆。会将腰下组,换取钓......
  • 太师相公挽歌词二首
    岩廊旧德汉储师,富贵优游自古稀。四序不能违代谢,九原谁可与同归。精神恍惚骑龙尾,功业纷纶在......
  • 奉和御制暑中书怀
    浴殿晨开气象新,虚亭金井辘轳鸣。阴成杨柳千丝密,冰入襟怀一扇轻。寒水乍沉朱李熟,薰绡长有好......
  • 送汤舍人之陈州
    尼父恓惶地,离情向此偏。家贫聊复尔,道在肯徒然。诗景明松雪,乡山隔水烟。三年须赴召,莫恋瓮......
  • 送谢庭玉二首
    旧事十年久,故人千里疏。喜逢青眼语,胜寄锦鳞书。草草衔杯酒,匆匆返笋舆。桂山今健否,烦为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