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甲午除夜诗意和翻译_元代诗人元好问
2025-09-09

甲午除夜

元代  元好问  

暗中人事忽推迁,坐守寒灰望复燃。
已恨太官余曲饼,争教汉水入胶船?
神功圣德三千牍,大定明昌五十年。
甲子两周今日尽,空将衰泪洒吴天。

甲午除夜作者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甲午除夜翻译及注释

《甲午除夜》是元代作家元好问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除夕夜的寂寥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暗中人事忽推迁,
坐守寒灰望复燃。
已恨太官余曲饼,
争教汉水入胶船?
神功圣德三千牍,
大定明昌五十年。
甲子两周今日尽,
空将衰泪洒吴天。

诗词的意境是:在这个除夕夜,作者感叹人事的变迁和无常。他坐在一旁,守着冷灰,期待着火焰再次燃起。作者已经厌恶了官方的虚伪,比如太官余曲饼,他为什么要让汉水进入胶船呢?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权力的质疑。

诗词中还提到了神功圣德三千牍,大定明昌五十年。这是指元好问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功绩的赞美。他认为真正的功德应该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而不是权力的短暂享受。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和对自身境遇的悲伤。甲子两周即指六十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作者感到时光匆匆流逝,只能空洒衰泪于吴天之上,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悲伤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对人事变迁、权力虚伪和时间流逝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元好问独特的思想和情感。

甲午除夜拼音读音参考

jiǎ wǔ chú yè
甲午除夜

àn zhōng rén shì hū tuī qiān, zuò shǒu hán huī wàng fù rán.
暗中人事忽推迁,坐守寒灰望复燃。
yǐ hèn tài guān yú qū bǐng, zhēng jiào hàn shuǐ rù jiāo chuán?
已恨太官余曲饼,争教汉水入胶船?
shén gōng shèng dé sān qiān dú, dà dìng míng chāng wǔ shí nián.
神功圣德三千牍,大定明昌五十年。
jiǎ zǐ liǎng zhōu jīn rì jǐn, kōng jiāng shuāi lèi sǎ wú tiān.
甲子两周今日尽,空将衰泪洒吴天。


相关内容11:

浣溪沙 别纬文张兄

苏州十咏其二·木兰堂

鹧鸪天

岁寒堂三题其三·松风阁

愿成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朝中措
    芦沟河上度旃车。行路看宫娃。古殿吴时花草,奚琴塞外风沙。天荒地老,池台何处,罗绮谁家。梦里......
  • 好事近 冬夜有怀 以上强村丛书本遗山乐府卷
    梦里十年心,情味梦回犹恶。枕上数行清泪,被惊乌啼落。西窗瓶水夜深寒,梅花瘦如削。只有一枝春......
  • 鹧鸪天
    自在晴云覆苑墙。徘徊明月驻清光。已看红袖沾芳酒,犹认宫螺映绮窗。金翡翠,绣鸳鸯。春风花暖柳......
  • 朝中措 寄杨漕
    秋鸿社燕偶相逢。鞍马又西东。孤负水南三月,安排万紫千红。旧游新梦,绿波南浦,黄叶西风。任是......
  • 台山杂吟
    颠风作力扫阴霾,白日青天四望开。好个台山真面目,争教坡老不曾来?...
  • 青玉案
    熙春台下花无数。红紫映桃溪路。蝶往蜂来知几许。翠筠亭外,绿杨堤畔,时听娇莺语。绮筵罗列开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