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鹧鸪天诗意和翻译_元代诗人元好问
2025-07-22

鹧鸪天

元代  元好问  

鹧鸪天  

枕上清风午梦残。
华胥东望海漫漫。
湖山似要闲身管,花柳难将病眼看。
三径在,一枝安。
小斋容膝有馀宽。
鹿裘孤坐千峰雪,耐与青松老岁

鹧鸪天作者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鹧鸪天翻译及注释

《鹧鸪天·枕上清风午梦残》是元代文学家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午后梦醒,枕上清风依旧残留。
华胥仙境在东方,海天辽阔无边际。
湖山景色似乎要担负起闲适的责任,
但花柳却无法理解我病中的眼神。
三径在此,一枝安放。
小斋宽敞,足够容纳我伸展身体。
我独自坐在鹿皮裘上,千峰皆被白雪覆盖,
它们与青松一同经受岁月的考验。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午后的景象,诗人在清风中醒来,感受到了自然的宁静与美丽。他望向东方,想象着华胥仙境的壮丽景色。湖山似乎在等待着他的闲适,但他身边的花柳却无法理解他病中的眼神。诗人感受到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隔阂。然而,他在这个小斋中找到了片刻的宽慰,能够舒展身体,享受宁静。最后,他独自坐在鹿皮裘上,眺望着被白雪覆盖的千峰,与青松一同面对岁月的考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之间的矛盾感受。诗人通过描绘清风、华胥仙境、湖山和花柳等元素,展示了自然与人类的对比。诗中的小斋成为诗人的避世之所,他在其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和自我安慰。最后,诗人通过描绘被白雪覆盖的千峰和青松,表达了对岁月流转和生命坚韧的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它展示了元代文学的特点,即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读者可以通过欣赏这首诗词,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生命和岁月的感悟。

鹧鸪天拼音读音参考

zhè gū tiān
鹧鸪天

zhěn shàng qīng fēng wǔ mèng cán.
枕上清风午梦残。
huá xū dōng wàng hǎi màn màn.
华胥东望海漫漫。
hú shān shì yào xián shēn guǎn, huā liǔ nán jiāng bìng yǎn kàn.
湖山似要闲身管,花柳难将病眼看。
sān jìng zài, yī zhī ān.
三径在,一枝安。
xiǎo zhāi róng xī yǒu yú kuān.
小斋容膝有馀宽。
lù qiú gū zuò qiān fēng xuě, nài yǔ qīng sōng lǎo suì
鹿裘孤坐千峰雪,耐与青松老岁


相关内容11:

鹧鸪天 薄命妾辞三首

天池

江城子 效花间体咏海棠

杏花杂诗

洛阳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玉楼春
    吹台萧瑟行云暮。一带雨声连禁树。正当潘岳感秋时,又到杜陵怀古处。百年同是红尘路。行近醉乡差......
  • 寄西湖林处士
    萧索绕家云,清歌独隐沦。巢由不愿仕,尧舜岂遗人。一水无涯静,群峰满眼春。何当伴闲逸,尝酒过......
  • 点绛唇
    冰雪神人,岁寒时节争初诞。照溪梅绽。秀岭孤松远。香雾氤氲,不放重帘卷。歌声缓。酒杯深劝。此......
  • 报恩寺南池联句
    古岸涵碧落,--陆龟蒙虚轩明素波。坐来鱼阵变,--皮日休吟久菊□多。秋草分杉露,--嵩起危桥下竹......
  • 依韵答王源叔忆百花洲见寄
    芳洲名冠古南都,最惜尘埃一点无。楼阁春深来海燕,池塘人静下仙凫。花情柳意凭谁问,月彩波光岂......
  • 洞仙歌 超化蘸碧轩得钦叔书,有相调之语,
    青钱白璧,自买愁肠绕。更恨欢狂负年少。记阳关图上,尊酒流连,儿女泪,输与闲人坐钓。茂陵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