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洛阳诗意和翻译_元代诗人元好问
2025-07-19

洛阳

元代  元好问  

千年河岳控喉襟,一日神州见陆沉。
已为操琴感衰涕,更须同辇梦秋衾。
城头大匠论蒸土,地底中郎待摸金。
拟就天公问翻覆,蒿莱丹碧果何心?

洛阳作者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洛阳翻译及注释

《洛阳》是元代诗人元好问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洛阳的景象和元代社会的动荡不安。

诗中的第一句“千年河岳控喉襟”表达了洛阳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的雄伟和庄严。洛阳位于黄河和伏牛山之间,河岳代表了洛阳的地理特征,而“控喉襟”则暗示了洛阳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一句“一日神州见陆沉”则表达了元代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这句话意味着整个神州大地(中国)一天之间似乎都沉没了,暗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动荡。

第三句“已为操琴感衰涕,更须同辇梦秋衾”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诗人以操琴来比喻自己的心情,感叹自己的衰颓和无奈。同时,他希望能够与皇帝同乘一辆车,共同梦想着安宁的秋天。

最后两句“城头大匠论蒸土,地底中郎待摸金。拟就天公问翻覆,蒿莱丹碧果何心?”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天命的质疑。城头的大匠们讨论着如何炼制黄土,地底的中郎们则等待着挖掘金子。诗人希望能够向上天询问社会的翻覆和动荡,质问蒿莱丹碧(指草木之色)果实的心意,暗示了对社会现象和人心的疑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洛阳的景象和对社会动荡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社会现象和人心产生了质疑。

洛阳拼音读音参考

luò yáng
洛阳

qiān nián hé yuè kòng hóu jīn, yī rì shén zhōu jiàn lù chén.
千年河岳控喉襟,一日神州见陆沉。
yǐ wèi cāo qín gǎn shuāi tì, gèng xū tóng niǎn mèng qiū qīn.
已为操琴感衰涕,更须同辇梦秋衾。
chéng tóu dà jiàng lùn zhēng tǔ, dì dǐ zhōng láng dài mō jīn.
城头大匠论蒸土,地底中郎待摸金。
nǐ jiù tiān gōng wèn fān fù, hāo lái dān bì guǒ hé xīn?
拟就天公问翻覆,蒿莱丹碧果何心?


相关内容11:

点绛唇 长安中作

鹧鸪天

江城子 钓坛见岩光传

朝中措 周帅花堂紫牡丹

江城子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杏花杂诗
    杏花墙外一枝横,半面宫妆出晓晴。看尽春风不回首,宝儿元自太憨生。...
  • 江城子 效花间体咏海棠
    蜀禽啼血染冰蕤。趁花期。占芳菲。翠袖盈盈,凝笑弄晴晖。比尽世间谁似得,飞燕瘦,玉环肥。一番......
  • 天池
    天池一雨洗氛埃,全晋堂堂四望开。上不朝元峰北顶,真诚不到此中来。...
  • 南柯子 济川寿席
    阀阅真王后,衣冠上客中。路人遥识紫髯翁。争信旧来文赋动南宫。得婿攀龙贵,生男射虎雄。寿筵休......
  • 临江仙
    清晓千门开寿宴,绮罗香绕芳丛。红娇绿软媚芳丛。绣屏金翡翠,锦帐玉芙蓉。珠履争持添岁酒,葡萄......
  • 临江仙 唐子西酒名齐物论,又曰养生主
    谁唤提壶沽美酒,浮生多负欢游。窗明窗暗百年休。凉风催雁过,春水带花流。仰视浮云空自诳,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