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家安国赴成都教授三绝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24

送家安国赴成都教授三绝

宋代  苏辙  

石室多年款志平,新书久溷里中生。
遣师今见朝廷意,文律还应似两京。

送家安国赴成都教授三绝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送家安国赴成都教授三绝翻译及注释

《送家安国赴成都教授三绝》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石室多年款志平,
新书久溷里中生。
遣师今见朝廷意,
文律还应似两京。

诗意:
这首诗词写的是苏辙送别家安国去成都任教的场景。诗人在开头提到自己在石室中默默耕耘多年,表达了他为官清廉、志向平和的心态。接着,诗人称赞家安国的学问新书在小茅山中已经酝酿了很久,即将问世。然后,诗人说家安国受命去朝廷任教,表示他对家安国的才华和学术造诣非常认可。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家安国的期望,希望他在成都教授的岗位上能够秉持着与京城(指东京和洛阳)相似的文风和法度。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安国的赞美和送别之情。诗人通过自己多年的官场经历,对家安国的学问和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的新书将会是一部有重要价值的作品。诗人对家安国受命去朝廷任教的赞赏和期待,体现了对他未来事业的支持和祝福。最后一句表达了对家安国在成都教授一职上能够继承东京和洛阳的文风和法度的希望,这也是对家安国的期望和鼓励。

整首诗词情感平实,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华丽的辞藻,但通过简练的文字和朴素的表达,传递出了作者对家安国的深情厚意和对他未来发展的期许。诗词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风范和为学之心,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真挚情感和对学问的推崇。这首诗词在简短的篇幅内展示了作者的才情和对友人的赞扬,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送家安国赴成都教授三绝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jiā ān guó fù chéng dū jiào shòu sān jué
送家安国赴成都教授三绝

shí shì duō nián kuǎn zhì píng, xīn shū jiǔ hùn lǐ zhōng shēng.
石室多年款志平,新书久溷里中生。
qiǎn shī jīn jiàn cháo tíng yì, wén lǜ hái yīng shì liǎng jīng.
遣师今见朝廷意,文律还应似两京。


相关内容11:

西湖二咏其二食鸡头

病中贾大夫相访因游中宫僧舍二首

郭尉惠古镜

问蔡肇求李公麟画观音德云

次韵毛君清居探菊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上知府李殿院十韵
    诏选来棠树,花骢拥旆乘。饥民期再活,寒士贺中兴。廌角谁伤触,狼心自战兢。只求天子信,寄避世......
  • 送赵侍郎移镇长安
    千骑萧萧晓发时,雨先一夜洒长岐。尽知暂去临鹑野,即看重来向凤池。函谷乱花明剑珮,灞桥垂柳拂......
  • 上知府寇相公
    文武禀全才,何人更可陪。有官居鼎鼐,无宅起楼台。圣主诗方和,亲王状始回。镇临求二陕,调燮辍......
  • 句
    前瞰琵琶州,后枕思禅寺。...
  • 知府石太尉闲抱瑶琴荣临圭窦烧筍供膳刻竹题
    筍就林烧厌八珍,烟为翠幙草为茵。功臣名姓留何处,自把金刀刻翠筠。...
  • 送王专李安赴举
    同解约同歧,情怀独若为。问愁离郡早,留恐到京迟。岁晚催行计,时丰省举资。前春浑化去,莫忘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