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郭伯瞻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过
2025-07-24

寄郭伯瞻

宋代  刘过  

圣门力学钱公辅,盛世能书蔡伯喈。
出处有时安义命,笑谈无我见襟怀。
桂花香满山堂闹,秋气清连石洞偕。
只好放教椽笔健,留将大字写磨崖。

寄郭伯瞻作者简介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寄郭伯瞻翻译及注释

《寄郭伯瞻》是宋代刘过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圣门力学钱公辅,
盛世能书蔡伯喈。
出处有时安义命,
笑谈无我见襟怀。
桂花香满山堂闹,
秋气清连石洞偕。
只好放教椽笔健,
留将大字写磨崖。

诗意:
这首诗以寄托之意写给郭伯瞻,表达了诗人对其才学和品德的赞赏。诗中提到了圣门力学钱公辅和盛世能书蔡伯喈,他们是当时的知名学者,被视为学术的权威。诗人认为郭伯瞻在某些时刻表现出了安义命的特质,同时以幽默的态度谈论自己并不自命不凡,这种豁达的心态也令人称赞。诗中还描绘了桂花香满山堂、秋气清连石洞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美妙和与诗人内心的共鸣。最后,诗人表示自己只能才疏学浅,但仍愿意坚持写作,并留下大字在崖壁上,表达对学识的追求和对文学的热爱。

赏析:
《寄郭伯瞻》运用了典型的宋词写景手法,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内心感受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和追求。诗中描绘的桂花香满山堂和秋气清连石洞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形象,给人以美好的感受。同时,诗人对郭伯瞻的赞美和自身的谦虚态度也体现了宋代士人崇尚礼仪和谦逊的风貌。

整首诗情感平和,既有对他人才华的赞赏,也有对自身才能的反思。诗中的自嘲和幽默态度展示了作者豁达的心态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学术和文学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士人的风范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坚持不懈、不畏艰难的精神。

寄郭伯瞻拼音读音参考

jì guō bó zhān
寄郭伯瞻

shèng mén lì xué qián gōng fǔ, shèng shì néng shū cài bó jiē.
圣门力学钱公辅,盛世能书蔡伯喈。
chū chù yǒu shí ān yì mìng, xiào tán wú wǒ jiàn jīn huái.
出处有时安义命,笑谈无我见襟怀。
guì huā xiāng mǎn shān táng nào, qiū qì qīng lián shí dòng xié.
桂花香满山堂闹,秋气清连石洞偕。
zhǐ hǎo fàng jiào chuán bǐ jiàn, liú jiāng dà zì xiě mó yá.
只好放教椽笔健,留将大字写磨崖。


相关内容11:

谒易司谏

师正堂二首

项里项王之里也在山阴西南二十馀里地多杨梅

止宿寮

悼石湖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辨义丰老人师傅闻疑大乾事迹
    义宁欲末隋鼎迁,解符西激心悠然。沉舟甘作夷齐鬼,不与宇文同戴天。...
  • 待千岩
    搴裳望洞庭,眼过天一角。初别未甚愁,别久今始觉。作笺非无笔,寒雁不肯落。芦花待挐音,怪底北......
  • 师正堂二首
    颓垣荒蔓几经霜,今喜崇成背郭堂。雅欲援琴追宓子,时从退食咏羔羊。溪流碧绕如平篆,山木阴连不......
  • 代吴守与赵侯为寿
    文伟当年记鄂城,崎岖蜀道播英声。何如衣锦粉榆社,卧护元戎十万兵。...
  • 金缕曲/贺新郎
    问何年种植。独成蹊、秾花烂漫,锦开千步。花下老人犹记我,不似那回赏处。并吹却、道边谢墅。黄......
  • 寄张东之
    紫骝借得将军马,垂柳西湖第一桥。欲傍酒家做寒食,腐儒何日有狐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