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将至泽溪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弥逊
2025-09-05

将至泽溪

宋代  李弥逊  

护溪叠嶂隐长城,直下寒流泯泯情。
背水人家认鸡犬,隔林佛屋听钟鲸。
山根合处客帆过,日脚断边渔火明,投老一身无地着,欲凭双桨寄浮生。

将至泽溪作者简介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将至泽溪翻译及注释

《将至泽溪》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诗词以描绘泽溪的景色和人物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将至泽溪》中文译文:
守护溪流叠嶂隐匿长城,
直流深处寒冷的水情绪茫茫。
回到家中,人们认识邻居的鸡和狗,
隔着树林可以听到佛屋里的钟声和鲸鱼的歌唱。
山根相合处,客船驶过,
太阳在山边落下,渔火闪烁明亮。
我身无着落,只愿借双桨寄托漂泊的人生。

诗意和赏析:
《将至泽溪》通过描绘泽溪的景色和人物生活,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思索和对人生的感悟。

首先,诗中提到了泽溪的壮丽景色。叠嶂隐匿长城,形容山峰重叠,使得长城在山间若隐若现,增添了神秘感和壮美感。直下寒流泯泯情,用冷流的形象描绘了泽溪水的清澈和深邃,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其次,诗人描绘了泽溪周围的人物生活。背水人家认鸡犬,这句表达了人们生活在泽溪附近,彼此熟悉,互相认识,构成了一个紧密的社区。隔林佛屋听钟鲸,通过描写邻近的佛寺和林中的钟声和鲸鱼的歌唱,展示了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氛围。

接着,诗中出现了客船和渔火的景象。山根合处客帆过,描绘了一艘客船从山脚下驶过的场景,给人一种旅途和行进的感觉。日脚断边渔火明,太阳渐渐落山,边上的渔火亮起,给人带来一种温暖和安宁的感受。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投老一身无地着,诗人感到自己无处安放身心,没有固定的归属感。欲凭双桨寄浮生,诗人希望通过双桨寄托自己漂泊不定的人生,寻找一种归宿和安稳。

整首诗以泽溪的景色和人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生活,以及自己的内心感受,呈现了一幅美丽而深沉的画面,引发读者对人生和归属的思考。

将至泽溪拼音读音参考

jiāng zhì zé xī
将至泽溪

hù xī dié zhàng yǐn cháng chéng, zhí xià hán liú mǐn mǐn qíng.
护溪叠嶂隐长城,直下寒流泯泯情。
bèi shuǐ rén jiā rèn jī quǎn, gé lín fú wū tīng zhōng jīng.
背水人家认鸡犬,隔林佛屋听钟鲸。
shān gēn hé chù kè fān guò, rì jiǎo duàn biān yú huǒ míng,
山根合处客帆过,日脚断边渔火明,
tóu lǎo yī shēn wú dì zhe, yù píng shuāng jiǎng jì fú shēng.
投老一身无地着,欲凭双桨寄浮生。


相关内容11:

次韵康平仲侍郎丛丞相张公登倚云停二首

游东山

留别傅才儒

和尚书兄留题兴福

山行遇雨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风雨损荔子
    前日雨声如陨石,昨日风狂退六鷁。荔子吐华漫如云,结实定知无十一。南来无以慰愁煎,端期一饱果......
  • 次韵岩起绿萼梅
    平生始识真梅,不数朱唇皓齿。小立寒梢注目,幽香已着人衣。...
  • 醉吟轩
    渊明句法古无有,头上幅巾供漉酒。李白豪篇惊倒人,举目望天不计斗。二子风流不可追,公作幽轩为......
  •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送成彦尉邵武三首
    万窍于喁风割耳,梅影横斜耿烟水。杀鸡为黍政追随,七峰共作隐君子。忽举阳关饯行人,去去莫愁官......
  • 和陈舜弼中秋有感三首
    宦海浮沈久倦游,一声云雁一襟秋。只今楚客多愁思,况是潘郎已白头。何处有山堪寄老,此时无月亦......
  • 咏史二首
    雨过东山春意浓,但携桃李步春风。眼高四海无勍敌,百万胡奴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