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李溪曲别郑遇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徐照
2025-07-19

李溪曲别郑遇

宋代  徐照  

七十二滩声共闻,一朝路向李溪分。
梅花无情动春梦,未好忆家先忆君。

李溪曲别郑遇作者简介

徐照(?~1211)南宋诗人。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终身,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灵”之一,其诗宗姚合、贾岛,题材狭窄,刻意炼字炼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写道:“吟有好怀忘瘦苦”,可见苦吟情状。据叶适说,他是“四灵”中首先反对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诗的诗人。徐照有《促促词》,通过农民与小吏的劳逸悲欢对比来揭露社会不平,有张籍、王建乐府诗意味,被不少选本选录。但他主要写近体诗,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种爱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咏。死后朋友出钱为他安葬。

李溪曲别郑遇翻译及注释

《李溪曲别郑遇》是宋代徐照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七十二滩声共闻,
一朝路向李溪分。
梅花无情动春梦,
未好忆家先忆君。

这首诗词描绘了离别的场景。"七十二滩声共闻"指的是在离别时,留下了许多难以忘怀的声音和回忆。"一朝路向李溪分"表达了诗人离开的决定,将行程指向了李溪,离别之举已成定局。

在诗词的后两句中,"梅花无情动春梦"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哀怨。梅花是寒冷季节中的花朵,与离别的情景相呼应,无情地开放着,仿佛在催人离去。"未好忆家先忆君"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在离别之前,他首先想起的是亲人,而非家园,表明了亲情的重要性。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离别的情景和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情感。同时,通过对梅花的运用,增添了冷寂和无情的氛围,使诗词更富有情感共鸣和意境感。

李溪曲别郑遇拼音读音参考

lǐ xī qū bié zhèng yù
李溪曲别郑遇

qī shí èr tān shēng gòng wén, yī zhāo lù xiàng lǐ xī fēn.
七十二滩声共闻,一朝路向李溪分。
méi huā wú qíng dòng chūn mèng, wèi hǎo yì jiā xiān yì jūn.
梅花无情动春梦,未好忆家先忆君。


相关内容11:

何府君挽诗

贻庐陵术士冯椿

喜蒋德瞻还里

吴府君挽诗

怀如顺上人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次韵李参政湖上杂咏录寄龙鹤坟庐
    南山高崔嵬,草树蔚乔林。云横日{左日右台}{左日右台},蝉鸣谷阴阴。戛然丹凤味,为我作好音。...
  • 感事怀人送春病酒晓起五首
    煮醖青梅且共赏,游蜂飞蝶为谁忙。秋千彩索迷青草,车马红桥锁绿杨。春事战回蒲剑老,诗肠结尽柳......
  • 和林处士梅诗八首
    一树才开玉未残,忍此风雪耐些寒。不须俗子聊翩去,政要幽人自在看。白玉堂中春信早,黄金珏裹酒......
  • 妾薄命
    佳人命薄今古悲,苦乐在人知者谁。镜莺窥损春黛眉,洞房不出藏绣帷。二十许嫁豪家儿,阿爷已受筐......
  • 沪帅曹太博生日四首
    十年更瑟不曾调,百载张弓未肯弨。随事提撕民受赐,宁论外服与王朝。...
  • 题信州赵昌甫林居
    谱按江西派,声名过浙间。弃官从早岁,买屋向深山。文集通僧借,渔舟载鹤还。待予归旧里,又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