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顷年陪恩地赴甘棠之召感动留题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司空图
2025-07-23

顷年陪恩地赴甘棠之召感动留题

唐代  司空图  

去时憔悴青衿在,归路凄凉绛帐空。
无限酬恩心未展,又将孤剑别从公。

顷年陪恩地赴甘棠之召感动留题作者简介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顷年陪恩地赴甘棠之召感动留题翻译及注释

《顷年陪恩地赴甘棠之召感动留题》是唐代司空图的一首诗。这首诗描述了作者从前追随恩主的艰辛,以及自己孤剑归去的情景。

诗中第一句“去时憔悴青衿在”描绘了作者在随同恩主出征时的疲惫和忧愁。第二句“归路凄凉绛帐空”暗示了当恩主不在时,归途的凄凉和空荡的情景。第三句“无限酬恩心未展”表达了作者对恩主的感激之情,但却无法找到合适的方式来回报。最后一句“又将孤剑别从公”表明了作者选择了独自离开恩主,把剑留在公主哪里。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恩主的感激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孤寂的情绪。通过描绘随从恩主的困苦和回归时的凄凉,诗中表现了作者对恩主的尊敬和感动之情,同时也折射出唐代士人忠诚、孤独的境遇。

顷年陪恩地赴甘棠之召感动留题拼音读音参考

qǐng nián péi ēn dì fù gān táng zhī zhào gǎn dòng liú tí
顷年陪恩地赴甘棠之召感动留题

qù shí qiáo cuì qīng jīn zài, guī lù qī liáng jiàng zhàng kōng.
去时憔悴青衿在,归路凄凉绛帐空。
wú xiàn chóu ēn xīn wèi zhǎn, yòu jiāng gū jiàn bié cóng gōng.
无限酬恩心未展,又将孤剑别从公。


相关内容11:

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重台莲花

偶掇野蔬寄袭美有作

丁隐君歌

润州送人往长洲

奉和陆鲁望白菊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道者二首
    洞天真侣昔曾逢,西岳今居第几峰。峰顶他时教我认,相招须把碧芙蓉。殷勤不为学烧金,道侣惟应识......
  • 四明山诗·云北
    云北是阳川,人家洞壑连。坛当星斗下,楼拶翠微边。一半遥峰雨,三条古井烟。金庭如有路,应到左......
  • 江行二首
    地阔分吴塞,枫高映楚天。曲塘春尽雨,方响夜深船。行纪添新梦,羁愁甚往年。何时京洛路,马上见......
  • 秋赋有期因寄袭美(时将主试贡士)
    云似无心水似闲,忽思名在贡书间。烟霞鹿弁聊悬著,邻里渔舠暂解还。文草病来犹满箧,药苗衰后即......
  • 送延陵张宰
    春尽未离关,之官亦似闲。不嫌请薄俸,为喜带名山。默祷三真后,高吟十字还。只应江上鸟,时下讼......
  • 紫溪翁歌
    一丘之木,其栖深也屋,吾容不辱;一溪之石,其居平也席,吾劳以息;一窦之泉,其音清也弦,吾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