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长沙杂咏(三首)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杨基
2025-09-08

长沙杂咏(三首)

明代  杨基  

筠屿烟长碧,兰坡水自香。
只宜行画里,忘却在潇湘。

长沙杂咏(三首)作者简介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长沙杂咏(三首)翻译及注释

《长沙杂咏(三首)》是明代诗人杨基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长沙的景色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逃离尘嚣的向往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筠屿烟长碧,
兰坡水自香。
只宜行画里,
忘却在潇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长沙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之情。首句“筠屿烟长碧”描绘了青翠的竹屿袅袅升起的烟雾,形容了长沙的美丽景色。第二句“兰坡水自香”则描绘了水中散发出的芳香气息,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只宜行画里,忘却在潇湘”表达了作者希望将这美景定格在画中,将自然之美永远保存下来,并忘却尘嚣纷扰,沉浸在这片美景之中的愿望。这种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宁静、纯净之地的向往,折射出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长沙的美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纯净、宁静境地的向往之情。作为明代文人的杨基,通过这首诗词展示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追求的厌倦和逃避之情。这首诗词以简约的文字,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给读者带来一种清新、宁静和遥远的感受。

长沙杂咏(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cháng shā zá yǒng sān shǒu
长沙杂咏(三首)

yún yǔ yān zhǎng bì, lán pō shuǐ zì xiāng.
筠屿烟长碧,兰坡水自香。
zhǐ yí xíng huà lǐ, wàng què zài xiāo xiāng.
只宜行画里,忘却在潇湘。


相关内容11:

发衡州(一本题作《白发

雪山行旅图

潇湘八景

登吴王郊台作

八月九日祀社稷述事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苎隐为句曲山人翟好问作
    种桑百箔蚕,种苎千匹布。先生种苎不种桑,布作衣裘布为巘。桃花雨晴水满塘,乌纱白苎春风香。野......
  • 秋塘诗景图
    家居东南云锦乡,心魂原是水花香。哦诗想入秋塘景,鸳鹭惊飞一夕忙。...
  • 长沙杂咏(三首)
    花深众禽寂,格格啼山鹧。桡响一灯来,人归碧湘夜。...
  • 至钟离发书寄婉素
    漂泊嗟吾远,支吾赖汝贤。老亲思馔肉,痴女忆衣绵。刀尺砧声里,灯花笑影边。聊将千里梦,持送到......
  • 寄诸葛同知彦飞
    白发慵梳步屟迟,老于田野最相宜。每当酒熟花开日,正值身闲客到时。雪屋夜灯因妇织,月波秋舫为......
  • 华山图
    白缘襕袗碧玉环,身于世事玛相关。风情抵老如潘朗,颠倒骑驴过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