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先茔治事归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晁补之
2025-07-27

先茔治事归

宋代  晁补之  

先人昔慕栖山乐,贱子今怀陟岵悲。
柏叶初生石墙短,况无金带买丰碑。

先茔治事归作者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先茔治事归翻译及注释

《先茔治事归》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

先人昔慕栖山乐,
贱子今怀陟岵悲。
柏叶初生石墙短,
况无金带买丰碑。

这首诗词表达了晁补之对先人的思念和自己的无奈之情。下面是对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开篇写到了先人曾经向往过栖山的乐趣,这里的栖山可以理解为一种宁静、安乐的境地。这句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接着,诗人转而表达了自己此刻的心情,他用"贱子"来形容自己,暗示自己的身份卑微。他怀念过去的乐趣,但此刻却感到悲伤和无奈。"陟岵"是一个地名,可能指的是他曾经和先人一起生活的地方,他此刻离开了那里,心中充满了悲伤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描写了柏树的新叶正在生长,但石墙却很矮小。这里的柏树和石墙可以视为对先人的纪念碑,柏树代表长寿和不朽,而矮小的石墙则暗示了纪念碑的简陋和不起眼。诗人表达了自己无法为先人购买豪华的纪念碑的无奈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对先人的怀念和对自身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他感叹自己的身份卑微,无法为先人提供更好的纪念,同时也反映出了宋代社会中士人的无奈处境。这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

先茔治事归拼音读音参考

xiān yíng zhì shì guī
先茔治事归

xiān rén xī mù qī shān lè, jiàn zi jīn huái zhì hù bēi.
先人昔慕栖山乐,贱子今怀陟岵悲。
bǎi yè chū shēng shí qiáng duǎn, kuàng wú jīn dài mǎi fēng bēi.
柏叶初生石墙短,况无金带买丰碑。


相关内容11:

阎子常求琴弦

国子监暮归

答李令

用谷字韵答提刑毅父治河桥

舟中即事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秋夜古风
    瑶池始波县圃风,邓林飞叶云搅空。人间栎社几黄落,晓窗洗黛悲青铜。常嗟彭祖悔杖晚,不见王母桃......
  • 自蒲赴湖早行作
    小隐幽情薄宦身,五更骑马寿安尘。春如流水行随客,晓与青山气逼人。报国丹心千载事,对花霜鬓一......
  • 次韵苏公翰林赠同职邓温伯怀旧作
    雪堂蜜酒花作醅,教蜂使酿花自栽。堂前雪落蜂正蛰,恨蜂不采西山梅。漫浪饮处空有迹,无酒可沃胸......
  • 秋日
    柳衰蝉噪寒烟淡,地迥山遥暮雨收。宛是昔年秋气味,只添多病与离愁。...
  • 约李令
    茅檐明月夜萧萧,残雪晶荧在柳条。独约城隅闲李令,一杯山芋校离骚。...
  • 秋夜怀归
    背窗寒烛影沉沉,楚客乡思欲不禁。板阁漏残人自远,水萤光淡夜方深。牢愁闻雨眠疏屋,归梦随云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