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杭州开元寺牡丹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张祜
2025-09-06

杭州开元寺牡丹

唐代  张祜  

浓艳初开小药栏,人人惆怅出长安。
风流却是钱塘寺,不踏红尘见牡丹。

杭州开元寺牡丹作者简介

张祜 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杭州开元寺牡丹翻译及注释

诗词《杭州开元寺牡丹》描绘了杭州开元寺中牡丹花开的景象,并反衬了长安的繁华和红尘的喧嚣。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牡丹花的浓艳和开元寺的静谧,凸显了一种清静宁和的境界和追求。

杭州开元寺是一处著名的佛寺,而牡丹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花卉之一。诗中描述了牡丹花初开时的兴盛景象,以及人们离开长安城后对这个热闹都市的思念之情。在这个忙碌的世界中,开元寺却是一个宁静祥和的地方,使人们可以逃离红尘喧嚣,静观牡丹花的美丽。

整首诗以牡丹花为中心,并通过对牡丹和开元寺的描绘,来传达一种对红尘繁华的独立态度。诗人在这首诗中借助牡丹花和开元寺的对比,表达了对繁忙喧嚣的都市生活的倦怠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

诗中的描写通过对景物细节的把握,将美丽的牡丹花与繁华的长安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凸显开元寺作为一个宁静之地的价值。代码后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杭州开元寺牡丹》

浓艳初开小药栏,
人人惆怅出长安。
风流却是钱塘寺,
不踏红尘见牡丹。

译文:

浓艳的牡丹花初次绽放,在小栏内散发着芳香,
每个人都留恋离开长安的喧嚣。
然而开元寺却是风雅之地,
只有不踏上红尘的人才能欣赏到牡丹之美。

赏析:
这首诗以牡丹花为主题,通过对牡丹花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崇尚宁静和追求内心平静的态度。牡丹寓意着高洁、纯净与美丽,而开元寺则象征着宁静和庄严。通过对牡丹和开元寺的描绘,作者表达了对红尘繁华的厌倦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这首诗以简明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和情感,同时展示了诗人对美的独到观察力和审美情趣。

杭州开元寺牡丹拼音读音参考

háng zhōu kāi yuán sì mǔ dān
杭州开元寺牡丹

nóng yàn chū kāi xiǎo yào lán, rén rén chóu chàng chū cháng ān.
浓艳初开小药栏,人人惆怅出长安。
fēng liú què shì qián táng sì, bù tà hóng chén jiàn mǔ dān.
风流却是钱塘寺,不踏红尘见牡丹。


相关内容11:

酒中十咏·酒乡

及第后寄长安故人

采芝操

酬别江主簿屯骑

春愁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酒泉子(十之七)
    长忆高峰,峰上塔高尘世外。昔年独上最高层。月出见觚棱。举头咫尺疑天汉。星斗分明在身畔。别来......
  • 惜花
    皱白离情高处切,腻香愁态静中深。眼随片片沿流去,恨满枝枝被雨淋。总得苔遮犹慰意,若教泥污更......
  • 对酒赋友人
    多病仍多感,君心自我心。浮生都是梦,浩叹不如吟。白雪篇篇丽,清酤盏盏深。乱离俱老大,强醉莫......
  • 已凉
    愁多却讶天凉早,思倦翻嫌夜漏迟。何处山川孤馆里,向灯弯尽一双眉。...
  • 八月
    徙倚仙居绕翠楼,分明宫漏静兼秋。长安夜夜家家月,几处笙歌几处愁。...
  • 烟
    燎野焚林见所从,惹空横水展形容。能滋甘雨随车润,不并行云逐梦踪。晴鸟回笼嘉树薄,春亭娇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