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与乡人鉴休上人别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方干
2025-09-05

与乡人鉴休上人别

唐代  方干  

此日因师话乡里,故乡风土我偏谙。
一枝竹叶如溪北,半树梅花似岭南。
山夜猎徒多信犬,雨天村舍未催蚕。
如今休作还家意,两须垂丝已不堪。

与乡人鉴休上人别作者简介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与乡人鉴休上人别翻译及注释

《与乡人鉴休上人别》是唐代诗人方干创作的一首诗,诗意表达了诗人与乡亲依依惜别的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此日因师话乡里,
因着师父的往事,与乡里人交谈,
故乡风土我偏谙。
我对故乡的风土人情更加熟悉。

一枝竹叶如溪北,
一片竹叶像溪水北岸的景色,
半树梅花似岭南。
半树梅花有岭南的景色。

山夜猎徒多信犬,
山夜猎户常常要依靠猎犬,
雨天村舍未催蚕。
下雨天村舍还没有督促人捉蚕。

如今休作还家意,
如今我不再有回家的意思,
两须垂丝已不堪。
两鬓的丝发早已变得不堪。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乡亲依依惜别的情景,并通过描写故乡的风土人情和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厚感情。诗中描述了竹叶和梅花,分别代表了溪北和岭南的特色。山夜猎户和雨天村舍则描绘了乡村的生活场景,展示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熟悉和眷恋。最后,诗人表达了不再有回家的意思,并通过描述自己的两鬓已经发白来暗示自己年岁已高。

赏析:
《与乡人鉴休上人别》以别乡的场景为背景,通过描写种种细节,展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诗人通过对竹叶、梅花、山夜猎户和雨天村舍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风土人情的熟悉和留恋之情。最后的两鬓已发白的描述则是诗人年岁已高的象征,也是对归乡之意的否定。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展示了一种真挚的乡愁情感。

与乡人鉴休上人别拼音读音参考

yǔ xiāng rén jiàn xiū shàng rén bié
与乡人鉴休上人别

cǐ rì yīn shī huà xiāng lǐ, gù xiāng fēng tǔ wǒ piān ān.
此日因师话乡里,故乡风土我偏谙。
yī zhī zhú yè rú xī běi,
一枝竹叶如溪北,
bàn shù méi huā shì lǐng nán.
半树梅花似岭南。
shān yè liè tú duō xìn quǎn, yǔ tiān cūn shè wèi cuī cán.
山夜猎徒多信犬,雨天村舍未催蚕。
rú jīn xiū zuò huán jiā yì, liǎng xū chuí sī yǐ bù kān.
如今休作还家意,两须垂丝已不堪。


相关内容11:

喜山鹊初归三首

题子侄书院双松

寄山僧

津头望白水

寄绩溪陈明府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吴处士寄香兼劝入道
    谢寄精专一捻香,劝予朝礼仕虚皇。须知十极皆臣妾,岂止遗生奉混茫。空挂黄衣宁续寿,曾闻玄教在......
  • 秋晚
    残星残月一声钟,谷际岩隈爽气浓。不向碧台惊醉梦,但来清镜促愁容。繁金露洁黄笼菊,独翠烟凝远......
  • 夏日登灵隐寺后峰
    绝顶无烦暑,登临三伏中。深萝难透日,乔木更含风。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那知兹夕兴,不与古......
  • 过朱协律故山
    地下无馀恨,人间得盛名。残篇续大雅,稚子托诸生。度日山空暮,缘溪鹤自鸣。难收故交意,寒笛一......
  • 下第
    谩把青春酒一杯,愁襟未信酒能开。江边依旧空归去,帝里还如不到来。门掩残阳鸣鸟雀,花飞何处好......
  • 示乡叟
    暮齿甘衰谢,逢人惜别离。青山前代业,老树此身移。买药将衣尽,寻方见字迟。如何镊残鬓,览镜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