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酬姚覃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频
2025-07-24

酬姚覃

唐代  李频  

不见又相招,何曾诉寂寥。
醉眠春草长,吟坐夜灯销。
泪堕思山切,身归转路遥。
年年送别处,杨柳少垂条。

酬姚覃作者简介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酬姚覃翻译及注释

诗词《酬姚覃》是唐代诗人李频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作者与朋友姚覃相聚的场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思念之情。

诗中的"不见又相招,何曾诉寂寥"表达了作者与姚覃时常失散又定期相聚的情景,作者想要向朋友诉说内心的寂寥之情。"醉眠春草长,吟坐夜灯销"描绘了作者和姚覃相聚之时的欢乐场景。作者与朋友一起饮酒畅谈,忘却了寂寥,享受了友谊的温暖。夜晚的灯火辉煌,诗人沉浸在吟咏之中,直到熄灭方才罢休。

"泪堕思山切,身归转路遥"表达了作者和朋友分别时的惆怅之情。作者的泪水不禁掉落,思念之情如山一般重压在心头。朋友的离去使得作者孤身归来,往返之路漫长而遥远。"年年送别处,杨柳少垂条"说明了作者与姚覃相聚的频率不高,每年都要相互送别,别离时杨柳的枝条都变得稀疏。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惜和思念之情。即使分别时有寂寞和孤独,但和友人相聚之时却能抛却烦忧,共享欢乐。友情在诗中显得弥足珍贵,令人感动。诗人通过描绘友情的场景和自己的情感变化,将内心的思绪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酬姚覃拼音读音参考

chóu yáo tán
酬姚覃

bú jiàn yòu xiāng zhāo, hé zēng sù jì liáo.
不见又相招,何曾诉寂寥。
zuì mián chūn cǎo zhǎng, yín zuò yè dēng xiāo.
醉眠春草长,吟坐夜灯销。
lèi duò sī shān qiè, shēn guī zhuǎn lù yáo.
泪堕思山切,身归转路遥。
nián nián sòng bié chù, yáng liǔ shǎo chuí tiáo.
年年送别处,杨柳少垂条。


相关内容11:

客愁

寒食野望

寄渚宫遗民弘里生

陕下怀归

送友下第游雁门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许棠及第归宣州
    高科终自致,志业信如神。待得逢公道,由来合贵身。秋归方觉好,旧梦始知真。更想青山宅,谁为后......
  • 山中有招
    朗朗山月出,尘中事由生。人心虽不闲,九陌夜无行。学古以求闻,有如石上耕。齐姜早作妇,岂识闺......
  • 夏日题盩厔友人书斋
    修竹齐高树,书斋竹树中。四时无夏气,三伏有秋风。黑处巢幽鸟,阴来叫候虫。窗西太白雪,万仞在......
  • 秋日山斋书怀
    启户清风枕簟幽,虫丝吹落挂帘钩。蝉吟高树雨初霁,人忆故乡山正秋。浩渺蒹葭连夕照,萧疏杨柳隔......
  • 送友人下第归越
    归意随流水,江湖共在东。山阴何处去,草际片帆通。雨色春愁里,潮声晓梦中。虽为半年客,便是往......
  • 寄辛明府
    何处无苛政,东南有子男。细将朝客说,须是邑人谙。别业空经稔,归田独未甘。目凝烟积树,心贮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