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代村中老人答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端
2025-07-24

代村中老人答

唐代  李端  

京洛风尘后,村乡烟火稀。
少年曾失所,衰暮欲何依。
夜静临江哭,天寒踏雪归。
时清应不见,言罢泪盈衣。

代村中老人答作者简介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代村中老人答翻译及注释

诗词:《代村中老人答》
朝代:唐代
作者:李端

京洛风尘后,村乡烟火稀。
少年曾失所,衰暮欲何依。
夜静临江哭,天寒踏雪归。
时清应不见,言罢泪盈衣。

中文译文:
京洛的尘埃消散后,乡村的烟火变得稀少。
年少时曾经失去过家园,如今年老衰弱,将何所依?
夜晚静谧时临江痛哭,天寒之中踏雪归家。
时光已逝,应该不会再有相见的机会,说完这番话后,泪水已经湿透了衣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人对年少时的经历和现实境况的感慨和忧虑。诗人通过对京洛(指京都和洛阳,即指代繁华热闹的都市)风尘之后村乡的冷清描写,展现了岁月的流转,乡村的繁华渐渐消散,人世间的变迁。诗中的老人回忆起年少时失去家园的经历,如今年老衰弱,他不知道自己应该依靠什么来度过余生。在寒冷的夜晚,老人静静地站在江边痛哭,踏着雪回到了家中。他意识到时光已经不再回来,对曾经的美好遗憾和无奈溢于言表,泪水已经湿透了他的衣袖。

这首诗以简洁而凄凉的语言展示了时光流转和人生的无常。通过对乡村与都市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繁华背后的虚幻和离散的思考。老人的经历和现实境况让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残酷。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唤起了读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代村中老人答拼音读音参考

dài cūn zhōng lǎo rén dá
代村中老人答

jīng luò fēng chén hòu, cūn xiāng yān huǒ xī.
京洛风尘后,村乡烟火稀。
shào nián céng shī suǒ, shuāi mù yù hé yī.
少年曾失所,衰暮欲何依。
yè jìng lín jiāng kū, tiān hán tà xuě guī.
夜静临江哭,天寒踏雪归。
shí qīng yīng bú jiàn, yán bà lèi yíng yī.
时清应不见,言罢泪盈衣。


相关内容11:

寻纪道士偶会诸叟

将赴朔方早发汉武泉

题慈恩寺塔

送友人还洛

客舍苦雨即事寄钱起郎士元二员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单少府赴扶风
    少年趋盛府,颜色比花枝。范匄非童子,杨修岂小儿。叨陪丈人行,常恐阿戎欺。此去云霄近,看君逸......
  • 送少微上人入蜀
    削发本求道,何方不是归。松风开法席,江月濯禅衣。飞阁蝉鸣早,漫天客过稀。戴颙常执笔,不觉此......
  • 冬夜与故友聚送吉校书
    途穷别则怨,何必天涯去。共作出门人,不见归乡路。殷勤执杯酒,怅望送亲故。月色入闲轩,风声落......
  • 送吉中孚拜官归楚州
    才子神骨清,虚竦眉眼明。貌应同卫玠,鬓且异潘生。初戴莓苔帻,来过丞相宅。满堂归道师,众口宗......
  • 城傍少年(一作汉宫少年行)
    生长边城傍,出身事弓马。少年有胆气,独猎阴山下。偶与匈奴逢,曾擒射雕者。名悬壮士籍,请君少......
  • 过司空曙村居
    南北与山邻,蓬庵庇一身。繁霜疑有雪,枯草似无人。遂性在耕稼,所交唯贱贫。何言张掾傲,每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