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名句 >寂寞逢秋半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丰应元
2025-07-22

寂寞逢秋半

明代  丰应元  

寂寞逢秋半,褰衣坐水滨。
可怜闲尽日,翻是病宜人。
叶落疑疏雨,花开见小春。
为生更无计,终自畏风尘。

寂寞逢秋半翻译及注释

《寂寞》是明代丰应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寂寞逢秋半,
褰衣坐水滨。
可怜闲尽日,
翻是病宜人。
叶落疑疏雨,
花开见小春。
为生更无计,
终自畏风尘。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内心的寂寞和孤独之情。秋天已过了一半,孤独感更加浓厚。作者披着衣服坐在水边,寂寞的情绪充盈心头。他可怜自己,整天都过得无所事事,但却觉得这种病态的宜人。落叶飘零,仿佛是稀疏的秋雨;花儿开放,却只是看到了一丝春天的迹象。对于生活,作者感到无可奈何,最终只能畏惧风尘的纷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寂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绪。

首先,诗中使用了季节的变化来突显寂寞的情感。秋天是一年中寂寞的季节,而在秋天的半个时节中,作者感到寂寞更加深刻。这种季节与情感的对应,突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之感。

其次,诗中通过景物的描绘来表达作者的情绪。作者坐在水边,褰衣披衣,周围寂静无人,形成了一种幽静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作者的孤独感。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作者的心情。落叶疑似稀疏的秋雨,花儿开放则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春天。这种自然景物的变化,与作者内心的寂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化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感。

最后,诗的结尾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畏惧。作者感到自己对于生活已经无计可施,只能畏惧风尘的纷扰。这种无奈和畏惧,进一步凸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总之,丰应元的《寂寞》通过对寂寞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之情。诗中使用了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赋予了诗歌更深层次的意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和深沉。

寂寞逢秋半拼音读音参考

jì mò
寂寞

jì mò féng qiū bàn, qiān yī zuò shuǐ bīn.
寂寞逢秋半,褰衣坐水滨。
kě lián xián jǐn rì, fān shì bìng yí rén.
可怜闲尽日,翻是病宜人。
yè luò yí shū yǔ, huā kāi jiàn xiǎo chūn.
叶落疑疏雨,花开见小春。
wéi shēng gèng wú jì, zhōng zì wèi fēng chén.
为生更无计,终自畏风尘。


相关内容11:

君王宽仁等天地

酒病江南客

分火度中林

鸣榔应前舫

孤村暮霭沈


相关热词搜索:寂寞逢秋半
热文观察...
  • 褰衣坐水滨
    寂寞逢秋半,褰衣坐水滨。可怜闲尽日,翻是病宜人。叶落疑疏雨,花开见小春。为生更无计,终自畏......
  • 可怜闲尽日
    寂寞逢秋半,褰衣坐水滨。可怜闲尽日,翻是病宜人。叶落疑疏雨,花开见小春。为生更无计,终自畏......
  • 年销洛下吟
    杳杳泛天色,孤村暮霭沈。鸣榔应前舫,分火度中林。酒病江南客,年销洛下吟。惟应故园月,偏照未......
  • 请君试听鸣凤行
    君不见精卫一小鸟,衔石翻飞东海头。不知身微海复巨,悲鸣誓欲填洪流。又不见螳螂奋臂当车辙,辙......
  • 人生梦幻亦如此
    君不见精卫一小鸟,衔石翻飞东海头。不知身微海复巨,悲鸣誓欲填洪流。又不见螳螂奋臂当车辙,辙......
  • 白鸟飞去天冥冥
    君不见精卫一小鸟,衔石翻飞东海头。不知身微海复巨,悲鸣誓欲填洪流。又不见螳螂奋臂当车辙,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