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鹧鸪天诗意和翻译_元代诗人刘仲尹
2025-09-11

鹧鸪天

元代  刘仲尹  

鹧鸪天  

璧月池南翦木栖。
六朝宫袖窄中宜。
新声蹙巧蛾颦黛,纤指移?雁著丝。
朱户小,画帘低。
细香轻梦隔涪溪。
西风只道悲秋瘦,却是西风未得

鹧鸪天翻译及注释

《鹧鸪天·璧月池南翦木栖》是元代刘仲尹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璧月池南翦木栖。
明亮的月亮照耀着南边的池塘,栖息在树上。
六朝宫袖窄中宜。
六朝时期的宫廷袖子狭窄而合身。
新声蹙巧蛾颦黛,纤指移?雁著丝。
新的歌声让美丽的眉眼蹙起,纤细的手指移动着,仿佛在拨弄着丝线。
朱户小,画帘低。
红色的门户很小,画帘垂得很低。
细香轻梦隔涪溪。
细腻的香气和轻盈的梦境隔着涪溪。
西风只道悲秋瘦,却是西风未得。
西风只知道忧伤的秋天使人瘦弱,却不知道西风自己未曾得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婉约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宫廷中的景象,展现了一种深情的美感和对逝去时光的思念之情。

诗中描述了夜晚的池塘,明亮的月光映照着栖息在树上的鸟鸣。六朝时期的宫廷袖子狭窄合身,展示了那个时代女性华贵而端庄的穿着。新的歌声引起了美丽女子眉眼的蹙起,她纤细的手指轻盈地拨弄着丝线,表现出她的婉约之美。红色的门户很小,画帘垂得很低,暗示了宫廷中的隐私和幽静。细腻的香气和轻盈的梦境被涪溪所分隔,增加了诗情的遥远和深沉。

最后两句:"西风只道悲秋瘦,却是西风未得",以西风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愁和惆怅。西风只知道秋天使人悲伤和瘦弱,却不知道自己也未曾得到满足。这种表达方式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宫廷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优美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元代婉约诗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命运的思索。

鹧鸪天拼音读音参考

zhè gū tiān
鹧鸪天

bì yuè chí nán jiǎn mù qī.
璧月池南翦木栖。
liù cháo gōng xiù zhǎi zhōng yí.
六朝宫袖窄中宜。
xīn shēng cù qiǎo é pín dài, xiān zhǐ yí? yàn zhe sī.
新声蹙巧蛾颦黛,纤指移?雁著丝。
zhū hù xiǎo, huà lián dī.
朱户小,画帘低。
xì xiāng qīng mèng gé fú xī.
细香轻梦隔涪溪。
xī fēng zhī dào bēi qiū shòu, què shì xī fēng wèi dé
西风只道悲秋瘦,却是西风未得


相关内容11:

失调名 促段功归 尧山堂外纪卷七十四

卜算子 谱太白诗语

定风波

锦堂春 西湖

临江仙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酹江月 寄赠
    汉家都邑,历绵绵延*,增崇荣富。千古繁华犹眼见,看取班张词赋。太液鸳鸯,昭阳*鹊,兰麝熏香......
  • 蝶恋花 曲阿词综辩证有蝶恋花楼外垂杨千万
    净洗胭脂轻扫黛。斗草亭边,自*梨花戴。一段心情空自爱。风流那得时常在。屈指春光归已快。不掩......
  • 太常引 送商参政西行 以上二首见元草堂诗余
    一杯聊为送征鞍。落叶满长安。谁料一儒冠。直推上、淮阴将坛。西风旌旄,斜阳草树,雁影入高寒。......
  • 清平乐 寿内
    炉烟拂拂。生愿长同室。还度新腔调旧瑟。四十三年今日。当初黄卷相逢。后来红线相从。此去白头相......
  • 望江南
    秋光好,选胜足遨游。桂子风高香密密,梧桐月下影悠悠。玉露满松...
  • 一剪梅 与张三老善友
    春去秋来染鬓斑。日将月就,断送朱颜。铅亏汞水海源乾。亢尽琼酥,枯损金兰。好养三元闭五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