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山中闻杜鹃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洪炎
2025-09-09

山中闻杜鹃

宋代  洪炎  

山中二月闻杜鹃,百草争芳已消歇。
绿阴初不待熏风,啼鸟区区自流血。
北窗移灯欲三更,南山高林时一声。
言归汝亦无归处,何用多言伤我情。

山中闻杜鹃翻译及注释

《山中闻杜鹃》是宋代洪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山中的二月里听到了杜鹃鸟的声音,百草争相开放已经消失了。绿荫初生时并不需要受到微风的吹拂,哭泣的鸟儿自流血。北窗移动灯火欲接近三更时,南山高林中偶尔传来一声。说归说归,然而我没有归去的地方,何必多言伤害我的情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山中闻杜鹃鸟的情景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诗词开篇写到二月山中听到杜鹃鸟的声音,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和大自然的生机勃发。然而,接下来的句子却描述了百草已经凋谢,绿荫初生却不需要风吹拂,哭泣的鸟儿自流血,这些形象的描绘带有一种萧条和凄凉的意味。这种对生命的脆弱和无常的揭示,让人感受到人生无常和物是人非的悲凉。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北窗移灯和南山高林中一声杜鹃鸟的描述,将诗人的心境和外界景物相结合。北窗移灯欲三更,暗示时间已经过深夜,而南山高林中的杜鹃鸟的一声呼唤,更加强调了寂寞和孤独的情感。最后两句"言归汝亦无归处,何用多言伤我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无归之感,诗人感慨自己在外漂泊无处可归,而多言只会伤害自己的情感。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春天的到来、凋谢的百草、孤独的鸟儿和诗人的无归之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无奈的感慨。诗人以自然景象映衬内心情感,抒发了对生活和命运的思考和不甘。这首诗词既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山水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和无奈。

山中闻杜鹃拼音读音参考

shān zhōng wén dù juān
山中闻杜鹃

shān zhōng èr yuè wén dù juān, bǎi cǎo zhēng fāng yǐ xiāo xiē.
山中二月闻杜鹃,百草争芳已消歇。
lǜ yīn chū bù dài xūn fēng, tí niǎo qū qū zì liú xiě.
绿阴初不待熏风,啼鸟区区自流血。
běi chuāng yí dēng yù sān gēng, nán shān gāo lín shí yī shēng.
北窗移灯欲三更,南山高林时一声。
yán guī rǔ yì wú guī chǔ, hé yòng duō yán shāng wǒ qíng.
言归汝亦无归处,何用多言伤我情。


相关内容11:

黄石还渔溪寄刘九四首

四月三十日慈孝寺山亭席上口占送子敦都运待

代小子广孙寄翁翁

天安门诗抄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句
    渝舞气豪传汉俗,丙鱼味美敌吴乡。...
  • 口占绝句
    寄语东山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 与刘天游伯仲夜话霅中戏赠
    水亭新得月,坐对白苹洲。共说一夜话,惜无多日留。手抄诗许借,口诵呪如流。最羡同吟处,对床风......
  • 石席
    有状卷不得,间斋惜夜长。坐来消暑气,睡去入秋乡。隐隐生寒骨,沈沈发冷光。何时遂深遁,移取置......
  • 代赠
    幽房寂寞时,香散轻袿衣。可怜夜永不成寐,苦恨春残犹未归。归来一见伸修眉,宝柱新声逐调移。多......
  • 天安门诗抄
    噩耗惊四海,哭声遍九州。碑如朔风啸,哀似寒水流。天亦为之痛,地亦为之愁。行路原多难,此去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