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太常引诗意和翻译_元代诗人刘因
2025-11-25

太常引

元代  刘因  

太常引  

冥鸿有意避云罗。
问何处,是行窝。
今古一渔蓑。
收揽了、闲人最多。
求田问舍,君休笑我,两鬓已成皤。
髀肉尽消磨。
浑换得、功名几何。

太常引作者简介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太常引翻译及注释

《太常引·冥鸿有意避云罗》是元代刘因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冥鸿有意避云罗。
黑天鹅有意躲避罗网。
问何处,是行窝。
我问它在哪里安家落户。
今古一渔蓑。
古今都只有一件渔民的蓑衣。
收揽了、闲人最多。
收拾了,闲散的人最多。
求田问舍,君休笑我,
求田地,问住所,君莫嘲笑我,
两鬓已成皤。
我的两鬓已经斑白。
髀肉尽消磨。
臀部的肉也消瘦了。
浑换得、功名几何。
换得了,功名又如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冥鸿(即黑天鹅)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反思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冥鸿有意避开云罗(罗网),象征着它们不愿被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诗人问它们在哪里安家落户,却得到的回答是它们只有一件渔民的蓑衣,意味着它们过着简朴的生活,没有被物质所束缚。诗中提到闲人最多,表明诗人认为闲散自在的人最多享受到了真正的自由。诗人自嘲地说自己求田问舍,已经两鬓斑白,髀肉消瘦,意味着他已经老去,年华不再,但他仍然认为追求功名利禄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冷嘲,他认为功名并不是人生最重要的追求,不值得过多的追求和牺牲。

整首诗词通过对冥鸿的描绘和自嘲,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冷嘲,反映了元代社会中一部分人对名利追求的反思。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启发。

太常引拼音读音参考

tài cháng yǐn
太常引

míng hóng yǒu yì bì yún luó.
冥鸿有意避云罗。
wèn hé chǔ, shì xíng wō.
问何处,是行窝。
jīn gǔ yī yú suō.
今古一渔蓑。
shōu lǎn le xián rén zuì duō.
收揽了、闲人最多。
qiú tián wèn shě, jūn xiū xiào wǒ, liǎng bìn yǐ chéng pó.
求田问舍,君休笑我,两鬓已成皤。
bì ròu jǐn xiāo mó.
髀肉尽消磨。
hún huàn dé gōng míng jǐ hé.
浑换得、功名几何。


相关内容11:

满江红 咏鹤

鹦鹉曲 阳春白雪后集卷一案鹦鹉曲原名?

南乡子 秋日旅怀

满江红 用李廷弼留别韵

绮罗香 草 词品卷六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浣溪沙 寿汪茂盘隐即竹逸戊午四月二十?
    盘隐谁云必太行。神交李愿蹑遗芳。今朝南极一星光。野处襟期尤顺适,退藏滋味更悠长。歌中元说寿......
  • 清平乐
    南楼剧饮,梦到清虚府。曲听霓裳难记谱。缥缈白鸾飞舞。桂花枝上秋光。翠云影里疏黄。殿冷*娥不......
  • 南柯子 再用前韵
    绿酒忘年友,黄花入幕宾。狂歌鼓腹混尧民。冷笑世间,名利细如尘。二妙真无敌,千篇转逼人。蛟龙......
  • 木兰花慢 为姜提刑寿
    记当年分陕,拥飞盖、入长安。把渭北终南,秦宫汉阙,都入凭兰。追随大浑几日,又嘉陵山色上征鞍......
  • 点绛唇
    旭日东生,五云宫阙光辉映。百官班定。拜舞朝元正。春满瑶卮,万寿同称庆。边陲静。太平全盛。永......
  • 木兰花慢 留题济南北城水门
    历雄都大邑,厌车马,市尘深。爱历下风烟,江湖郭郭,城市山林。人家水芝香里,看万屏千嶂变晴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