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出塞二首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戚继光
2025-09-11

出塞二首

明代  戚继光  

出塞  

石壁凌虚万木齐,依稀疑是武陵溪。
长城旧饮纷胡骑,大漠初惊过汉鼙。
国士死来今已尽,边机愁绝剑空携。
天山闻说尤佳胜,欲乞君恩试马蹄。

出塞二首作者简介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出塞二首翻译及注释

《出塞二首》是明代戚继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石壁凌虚万木齐,
依稀疑是武陵溪。
长城旧饮纷胡骑,
大漠初惊过汉鼙。
国士死来今已尽,
边机愁绝剑空携。
天山闻说尤佳胜,
欲乞君恩试马蹄。

中文译文:
高耸的山壁凌空而立,无数树木齐齐生长,
模糊间仿佛是武陵溪水。
长城曾经承载无数胡骑的敌袭,
辽阔的大漠初次被汉鼙声惊动。
国士为国家而死已经无数,
边塞的机关陷入孤寂,剑空携带忧愁。
传闻天山之险胜过一切,
愿借君恩试试马蹄的迅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边塞戍卫的景象和边塞戍卫士兵的忠勇精神。第一句描绘了高耸的山壁和茂密的树木,给人以壮阔和繁茂的感觉。第二句提到了武陵溪,用以比喻边塞的景色,暗示边塞的艰险和辽阔。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长城曾经承受的胡骑的侵袭和大漠初次被汉鼙声惊动的情景,凸显了边塞的危险和紧张氛围。

第五句表达了国士为国家而牺牲的事实,暗示了国士们的英勇和无私奉献。第六句描述了边塞机关的孤寂和战争的凄凉,剑空携带着忧愁的意象。

最后两句表达了天山之险的传闻,将天山的险峻和边塞的困难相联系,希望得到君主的恩赐机会,以展示边塞戍卫的马背威力。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象和表达边塞戍卫士兵的忠勇精神,展现出作者对边塞戍卫的赞美和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君主的希望和期待。

出塞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chū sài èr shǒu
出塞二首

shí bì líng xū wàn mù qí, yī xī yí shì wǔ líng xī.
石壁凌虚万木齐,依稀疑是武陵溪。
cháng chéng jiù yǐn fēn hú qí, dà mò chū jīng guò hàn pí.
长城旧饮纷胡骑,大漠初惊过汉鼙。
guó shì sǐ lái jīn yǐ jǐn, biān jī chóu jué jiàn kōng xié.
国士死来今已尽,边机愁绝剑空携。
tiān shān wén shuō yóu jiā shèng, yù qǐ jūn ēn shì mǎ tí.
天山闻说尤佳胜,欲乞君恩试马蹄。


相关内容11:

子夜四时歌 春歌 二

容安室休沐杂咏

西江月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拟咏怀诗 二十
    在死犹可忍。为辱岂不宽。古人持此性。遂有不能安。其面虽可热。其心长自寒。匣中取明镜。披图自......
  • 鹧鸪天
    小槛冬深未破梅。孤枝清瘦耐风埃。月中寂寞无人管,雪里萧疏近水栽。微雨过,早春回。阳和消息自......
  • 古意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势利压山岳,难屈志士肠。男儿自有守,可杀不......
  • 长相思
    长相思。久离别。征夫去远芳音灭。湘水深。陇头咽。红罗斗帐里。绿绮清弦绝。逶迤百尺楼。愁思三......
  • 鹧鸪天
    千匝迷绳不自由。区区分外苦追求。心中元本无烦恼,闹处先争要出头。增我相,替人愁。功名未了鬓......
  • 鹧鸪天
    禁卫传呼约下廊。层层掌扇簇亲王。明珠照地三千乘,一片春雷入未央。宫漏永,柳街长。华灯偏共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