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壬子冬至日过来青堂三首示勉中祖南二友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贝琼
2025-09-09

壬子冬至日过来青堂三首示勉中祖南二友

明代  贝琼  

衣冠且从俗,犹有晋风流。
我爱陶贞白,人称马少游。
蜂房寒未割,鸡栅暖宜修。
不必论三仕,何如号四休。
¤

壬子冬至日过来青堂三首示勉中祖南二友作者简介

贝琼(1314~1379)初名阙,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别号清江。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贝琼从杨维桢学诗,取其长而去其短;其诗论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代熙宁、元丰诸家。文章冲融和雅,诗风温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领袖一时。著有《中星考》、《清江贝先生集》、《清江稿》、《云间集》等。

壬子冬至日过来青堂三首示勉中祖南二友翻译及注释

这首诗词是明代贝琼所作,名为《壬子冬至日过来青堂三首示勉中祖南二友》。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壬子冬至日过来青堂三首示勉中祖南二友》

衣冠且从俗,犹有晋风流。
我爱陶贞白,人称马少游。
蜂房寒未割,鸡栅暖宜修。
不必论三仕,何如号四休。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穿着衣冠虽然随俗,仍然有着晋朝的风采。
我喜欢陶渊明的纯白,人们称赞我像马少游。
蜂房虽然寒冷未被割取,鸡栅却温暖而值得修整。
无需过多谈论我三次的仕途,不如享受自由自在的第四休闲。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借用了陶渊明和马少游这两位文人的形象进行自我表达。作者感叹自己虽然身处世俗之中,仍然保持着一种晋朝文人的风采与情怀。他喜爱陶渊明那种淡泊名利、清高自然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希望能被人们称为像马少游一样的人物,后者是古代文学中的一个闲逸自在的形象。

诗中提到的蜂房和鸡栅,是对室内外环境的描绘。蜂房寒冷未被割取,暗喻着作者的自由状态,没有被束缚。而鸡栅温暖宜修,则象征着舒适的生活环境,也可以理解为修整自己的内心情感。作者并不追求世俗的成就与荣华富贵,而是更看重内心的自由和舒适。

最后两句"不必论三仕,何如号四休"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涯的淡漠态度。不愿多谈论自己三次的仕途经历,而更愿意选择第四次的休闲,这里的“四休”指的是安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向往自由、追求宁静的心境,同时彰显了他对文人的情怀和对官场的冷漠态度。通过陶渊明和马少游这两位文人的形象,贝琼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巧妙地融入其中,展现了对自由闲逸生活的渴望。

壬子冬至日过来青堂三首示勉中祖南二友拼音读音参考

rén zǐ dōng zhì rì guò lái qīng táng sān shǒu shì miǎn zhōng zǔ nán èr yǒu
壬子冬至日过来青堂三首示勉中祖南二友

yì guān qiě cóng sú, yóu yǒu jìn fēng liú.
衣冠且从俗,犹有晋风流。
wǒ ài táo zhēn bái, rén chēng mǎ shǎo yóu.
我爱陶贞白,人称马少游。
fēng fáng hán wèi gē, jī zhà nuǎn yí xiū.
蜂房寒未割,鸡栅暖宜修。
bù bì lùn sān shì, hé rú hào sì xiū.
不必论三仕,何如号四休。
¤


相关内容11:

夔府竹府词四首

粉蝶

酒泉子 春波烟雨(在嘉禾东春波门外,?

桃花

和寄仵判院八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西江月
    拨转飞天妙本,炼就一粒丹砂。朝求暮采道人茶。圆满一旬点罢。玉衡缠教定正,运动八面云霞。小庵......
  • 句
    雨被北风吹作雪,水愁东海亦成冰。...
  • 苏幕遮
    玉炉中,烧丹药。锻炼三成,最上真个妙。海底龟蛇勤收捉。纳在壶中,炼就圆明觉。照无边,光灼灼......
  • 句
    始终无玷缺,出处最光明。...
  • 西江月 以上十二首见王惟一明道篇
    离坎不分南北,木金岂间西东。但诚一念守其中。勿使心神恣纵。要识前身真种,洞观物我皆空。寂然......
  • 水调歌头
    大药金丹祖,混质未分前。刚柔剖判,异名同出汞和铅。会得道穷物返,炼此华池神水,推类合其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