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ǐ yì lián chǐ
成语解释: | 有礼节;讲道义;尚廉洁;知羞耻。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规范。 |
---|---|
成语出处: | 管仲《管子 牧民》:“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成语用法: | 联合式;作宾语;指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规范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成语正音: | 义,不能读作“yí”。 |
成语辨形: | 廉,不能写作“兼”。 |
近义词: | 三从四德 » |
成语例子: | 旧社会有些提倡礼义廉耻的人,自己的所做所为,往往与礼义廉耻毫不相容。 |
成语谜语: | 四维 |
词语分开解释
礼义 : 1.礼法道义。礼,谓人所履;义,谓事之宜。 2.同"礼仪"。
廉耻 : 廉洁的操守和羞耻的感觉:不顾~。
廉耻 : 廉洁的操守和羞耻的感觉:不顾~。
礼义廉耻是什么意思

礼为贵贱尊卑要分明,义为事之宜,廉为廉洁方正,耻为识羞耻。指为人要有道德修养
礼义廉耻不立,人君以自守也。——《管子·立政》
国语辞典礼,贵贱尊卑之分。义,行事之宜。廉,廉洁方正。耻,知善恶之别。礼义廉耻为古代提倡的四种道德规范,是治国的纲领。《管子.牧民》:「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
民国二十八年,教育部定礼义廉耻为全国各校共通校训。并明示礼为规规矩矩的态度,义为正正当当的行为,廉是清清白白的辨别,耻是切切实实的觉悟。
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礼义廉耻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11:
进壤广地
知情识趣
琨玉秋霜
直道而行
以勤补拙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