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ēi yán dà yì
成语解释: | 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微:精深;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深远或深刻的意义。 |
---|---|
成语出处: | 清 黄宗羲《移史馆论不宜立理学传书》:“其微言大义,苟非工大积久,能见本体。”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成语用法: |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近代成语 |
成语正音: | 大,不能读作“dài”。 |
成语辨形: | 义,不能写作“意”。 |
近义词: | 言近旨远 »、言简意赅 » |
反义词: | 空洞无物 » |
成语例子: | 他们解经,只重微言大义;而所谓微言大义,其实只是他们自己的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朱自清《经典常谈 尚书第三》) |
成语谜语: | 小说内容概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