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六月六日夜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与义
2025-09-06

六月六日夜

宋代  陈与义  

蕴隆岂不坏,凉气亦徐还。
独立清夜半,疏星苍桧间。
晦明莽相代,天地本长闲。
四顾何寥落,微风时动关。

六月六日夜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六月六日夜翻译及注释

《六月六日夜》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陈与义。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蕴隆岂不坏,凉气亦徐还。
独立清夜半,疏星苍桧间。
晦明莽相代,天地本长闲。
四顾何寥落,微风时动关。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夏夜的景象。在六月六日的夜晚,作者独自站立在清凉的夜空下,感受到微风吹拂和星光的闪烁。诗中表达了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天地间的静谧与宽广使得人心灵得到舒展。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夏夜的景色和作者的感受。首句"蕴隆岂不坏,凉气亦徐还"表达了夜晚的凉爽和宁静,同时暗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恢弘。接着,诗中描述了作者独立于夜晚的景象,疏星点缀在苍翠的松树之间,给人一种静谧而宁静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晦明莽相代,天地本长闲"表达了时间的变迁和天地的恒久不变。诗人通过对时间和宇宙的描绘,强调了人类的渺小和宇宙的宽广,以及夜晚的宁静与永恒。最后两句"四顾何寥落,微风时动关"描绘了周围的景色,四周的景象寥落而静谧,微风吹动的声音点亮了夜晚的宁静。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夏夜的感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首诗以其清新的意境和流畅的表达方式,展示了陈与义的诗人才华和对自然的热爱。

六月六日夜拼音读音参考

liù yuè liù rì yè
六月六日夜

yùn lóng qǐ bù huài, liáng qì yì xú hái.
蕴隆岂不坏,凉气亦徐还。
dú lì qīng yè bàn, shū xīng cāng guì jiān.
独立清夜半,疏星苍桧间。
huì míng mǎng xiāng dài, tiān dì běn zhǎng xián.
晦明莽相代,天地本长闲。
sì gù hé liáo luò, wēi fēng shí dòng guān.
四顾何寥落,微风时动关。


相关内容11:

游闲居院

寄题密州苏学士快哉亭太史云此城之西北送客

郡斋水阁闲书·北岸

飞泉山寺

李坚甫净居杂题一十三首·春轩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观雨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
  • 吴李坚甫中舍
    往年曾忆过长安,短纸书名诣门下。君时延我坐终日,洒扫东轩留看画。横图巨轴不知数,但见匣中时......
  • 小阁晨起
    纸帐不知晓,雅鸣吾当兴。开窗面老松,相对寒崚嶒。幸无公家责,欲懒还不能。汲井頮我面,铜盆旋......
  • 题晋原舒太博清溪阁
    危阁飞空羽翼开,下蟠波面影徘徊。光摇画板月深浅,声绕曲栏风往来。暝色四郊烟莽苍,晓云千嶂雪......
  • 夜声
    秋风动衰草,摵摵响夜月。其下有鸣蛩,到晓啼不歇。乃知摇落时,众籁自感发。安得苦吟人,不能为......
  • 天师栗
    天师携此种,至自上饶远。当时十七树,高干倚孤巘。苍蓬蒺藜大,紫壳槟榔软。蜀部名果中,推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