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束伯仁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令
2025-07-19

寄束伯仁

宋代  王令  

身逐南舟去不回,匡庐留滞得徘徊。
峰头夜宿平看斗,岩下朝阴府听雷。
西顾波涛浮日月,东归天地入尘埃。
何时得遂幽栖志,常把韦编静处开。

寄束伯仁作者简介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寄束伯仁翻译及注释

诗词:《寄束伯仁》
朝代:宋代
作者:王令

身逐南舟去不回,
匡庐留滞得徘徊。
峰头夜宿平看斗,
岩下朝阴府听雷。
西顾波涛浮日月,
东归天地入尘埃。
何时得遂幽栖志,
常把韦编静处开。

中文译文:
我离开了家乡乘坐南方的船只,不再返回,
在匡庐逗留,感到无所适从。
在山巅夜宿,平视星斗,
在岩石下,朝向阴府聆听雷鸣。
向西远望波涛起伏,阳光照耀着日月,
向东归来,融入尘埃的天地。
何时能够实现我的幽居志向呢?
常常拿着韦编静静地展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王令对幽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之情。诗人自愿离开家乡,乘坐南方的船只,决心不再回去。他在匡庐寓居,却感到迷茫和困惑,没有找到自己的归宿。他在山巅过夜,仰望星斗,感叹人的渺小和自然的壮丽。在岩石下,他聆听雷声,似乎与地府有所联系,体察生死之间的变幻。无论是在远离家乡还是归来的路上,他都看到了波涛滚滚,阳光照耀着日月,感叹宇宙的浩瀚和变幻无常。诗人最后表达了对幽居生活的向往,希望有一天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常常安静地展开韦编(古代用来写书的纸卷),过上宁静的生活。

这首诗词以描写自然景物和诗人内心感受为主线,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尘世的厌倦和对宁静幽居的向往。诗人通过对山川、星辰、雷鸣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的壮丽和人的渺小,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心境和情感。整首诗词在意境和音韵上都非常流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写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思想境界和情感体验。

寄束伯仁拼音读音参考

jì shù bó rén
寄束伯仁

shēn zhú nán zhōu qù bù huí, kuāng lú liú zhì dé pái huái.
身逐南舟去不回,匡庐留滞得徘徊。
fēng tóu yè sù píng kàn dòu, yán xià cháo yīn fǔ tīng léi.
峰头夜宿平看斗,岩下朝阴府听雷。
xī gù bō tāo fú rì yuè, dōng guī tiān dì rù chén āi.
西顾波涛浮日月,东归天地入尘埃。
hé shí dé suì yōu qī zhì, cháng bǎ wéi biān jìng chù kāi.
何时得遂幽栖志,常把韦编静处开。


相关内容11:

挽外舅林明道二首

杂咏一百首·两生

咏潇湘八景各一首·平沙雁落

倚楹操

太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令既有高邸之行而束孝先兄弟索余诗云
    扰扰利学者,久不可与谋。读书乃何为,老不知轲丘。弗恤义所在,务期高爵收。尝闻失则嗟,不闻得......
  • 杂题十首
    姊弟皆殊色,专房擅主恩。何曾送归妾,但见啄皇孙。...
  • 夜坐
    破窗多穿风,冷烛无定焰。滴沥随衣泪,反覆到心念。趋生迷夷涂,失城陷深堑。病拙未为疗,膏肓不......
  • 金绳挂空虚自勉兼示束孝先
    金绳挂空虚,日月系两垂。天童坐戏弄,纵掣成东西。百年未死间,昼夜无穷期。短短固可惜,舒舒定......
  • 秋暑
    □□七月热,如焚复似烹。炼成女娲石,烈甚祖龙坑。月窟难梯上,天河莫挽倾。黄昏一阵雨,高枕听......
  • 新勋侄宰松溪
    麦垅青黄接,花封紫皂催。汝能驯雉否,吾亦割鸡来。琴调谁知者,租瘢岂忍哉。试询县斋客,莫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