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闲燕亭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9-11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闲燕亭

宋代  苏辙  

登山稍已高,旷望良亦远。
危亭在山腹,物景行自变。
诸峰宿露收,草木朝阳绚。
盎盎云出山,溜溜泉垂坂。
徐行得佳处,永日遂忘返。
此乐只自知,傍人任嫌懒。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闲燕亭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闲燕亭翻译及注释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闲燕亭》是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登上高山的景象和感受。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登上山峰稍稍高,
眺望远处景色良好。
危亭建在山的腹部,
周围的景象不断变化。
山峰上的露水收拾干净,
草木在朝阳下绚丽多彩。
云朵盈盈从山中升起,
泉水从山坡上溜流而下。
慢慢行走到美丽之地,
整日忘记了归程。
这种愉悦只有自己知道,
旁人可能觉得懒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辙的亲身体验为基础,描绘了登山的过程和所感受到的美妙景色。苏辙首先描述登上山峰后眺望远处的景色,表达了他的旷远视野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接着他提到危亭建在山腹之上,说明了他站在高处欣赏周围景色的位置。在山的高处,苏辙感受到了物景的变幻,山峰上的露水被太阳蒸发,草木在朝阳的照射下变得绚丽多彩。他还描绘了云朵缓缓升起和泉水从山坡上流下的景象,给人以山水之间流动变化的感觉。

在行走过程中,苏辙慢慢找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他在那里逗留很久,忘记了回去的路程。这种遗忘归程的状态表达了他对登山所带来的极大愉悦和享受。然而,苏辙也意识到这种愉悦只有自己能够真正感受到,旁人可能会觉得他懒散。这种思考反映了苏辙对自我感受和他人评价之间的对比,展示了他独立思考的态度。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感受,展示了苏辙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自由自在的追求。它也表达了作者对个人感受的重视,主张人们应该真实地追求内心的快乐和满足,而不受他人眼光的束缚。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闲燕亭拼音读音参考

hé xiān yú zi jùn yì chāng guān shě bā yǒng xián yàn tíng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闲燕亭

dēng shān shāo yǐ gāo, kuàng wàng liáng yì yuǎn.
登山稍已高,旷望良亦远。
wēi tíng zài shān fù, wù jǐng xíng zì biàn.
危亭在山腹,物景行自变。
zhū fēng sù lù shōu, cǎo mù zhāo yáng xuàn.
诸峰宿露收,草木朝阳绚。
àng àng yún chū shān, liū liū quán chuí bǎn.
盎盎云出山,溜溜泉垂坂。
xú xíng dé jiā chù, yǒng rì suì wàng fǎn.
徐行得佳处,永日遂忘返。
cǐ lè zhǐ zì zhī, bàng rén rèn xián lǎn.
此乐只自知,傍人任嫌懒。


相关内容11:

次韵吴厚秀才见寄

次韵子瞻寿州城东龙潭

扬州五咏 九曲池

佛池口遇风雨

子瞻与长老择师相遇于竹西石塔之间屡以绝句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大行皇太后挽词二首
    累朝宗内治,晚岁擅鸿勋。立子得元圣,收帘奉长君。一言消横逆,多难弭纷纭。仙驭曾非远,长瞻巩......
  • 次韵子瞻吴中田妇叹
    久雨得晴唯恐迟,既晴求雨来何时。今年舟楫委平地,去年蓑笠为裳衣。不知天公谁怨怒,弃置下土尘......
  • 寇莱公
    人知公惠在巴东,不识三朝社稷功。平日孤舟已何处,江亭依旧傍秋风。...
  • 予昔在京师画工韩若拙为予写真今十三年矣容
    白发苍颜日日新,丹青犹是旧来身。百年迅速何曾住,方寸空虚老更真。一幅萧条寄衰朽,异时仿佛见......
  • 西湖二咏其二食鸡头
    芡叶初生绉如縠,南风吹开轮脱毂。紫苞青刺攒蝟毛,水面放花波底熟。森然赤手初莫近,谁料明珠藏......
  • 病中贾大夫相访因游中宫僧舍二首
    江城寒气入肌肤,得告归来强自扶。五马独能寻杜老,一床深愧致文殊。体虚正觉身如幻,谈剧能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