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李侍郎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过
2025-09-07

寄李侍郎

宋代  刘过  

未照玉堂金炬莲,地官董正职尤专。
常经要足邦中赋,胜算犹烦马上鞭。
黄阁少须持紫橐,黑头早已继青毡。
方今讲论肥民策,不数横流地上钱。

寄李侍郎作者简介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寄李侍郎翻译及注释

《寄李侍郎》是宋代刘过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未照玉堂金炬莲,
地官董正职尤专。
常经要足邦中赋,
胜算犹烦马上鞭。
黄阁少须持紫橐,
黑头早已继青毡。
方今讲论肥民策,
不数横流地上钱。

诗意:
这首诗词是刘过寄给李侍郎的一封信。诗中描绘了时代的局势和社会的现实情况,表达了刘过对朝政和社会问题的关切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刘过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诗词开篇以玉堂、金炬、莲等贵重的象征物品来暗示高官的权势和财富,接着提到地官董正职专横专权,暗示了官员的腐败和不公。作者进一步指出,国家的赋税负担常常超过了人民的承受能力,使得人们生活困苦,甚至需要不断劳作来筹集更多的钱财。黄阁、紫橐、黑头、青毡等词语则用以描绘官员的奢靡和享乐,与普通百姓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表达了刘过对当时政策的不满。他批评当时的政府官员过于关注财政收入,而忽视了民生问题。"讲论肥民策"意味着官员们热衷于制定利于财政的政策,而忽略了民众的疾苦。"不数横流地上钱"则是对这种现象的讽刺和批评,指出政府官员对于民众的痛苦和困境漠不关心。

整首诗词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对政府官员的批评,表达了刘过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担忧和希望能够改变现状的愿望。诗词以简洁有力的语言传递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展示了刘过作为文人的关注与责任感。

寄李侍郎拼音读音参考

jì lǐ shì láng
寄李侍郎

wèi zhào yù táng jīn jù lián, dì guān dǒng zhèng zhí yóu zhuān.
未照玉堂金炬莲,地官董正职尤专。
cháng jīng yào zú bāng zhōng fù, shèng suàn yóu fán mǎ shàng biān.
常经要足邦中赋,胜算犹烦马上鞭。
huáng gé shǎo xū chí zǐ tuó, hēi tóu zǎo yǐ jì qīng zhān.
黄阁少须持紫橐,黑头早已继青毡。
fāng jīn jiǎng lùn féi mín cè, bù shù héng liú dì shàng qián.
方今讲论肥民策,不数横流地上钱。


相关内容11:

题龚山长栖阁

题禾川飞英疏荣阁

游清潭吕资益蟠谷绝·得径

村店

次韵明仲幽居春来十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次韵白水雪梅二诗
    豪气无根老自摧,尚留余习爱寻梅。苦寒扶病也须去,薄暮微吟垂欲开。静纳长芬风外坞,醉临高白水......
  • 听阮
    绛蜡攒花夜气横,樽前更著许风情。却将江上风涛手,来听纱窗侧阮声。...
  • 方竹杖
    鹤骨风前瘦,龙姿雨后鲜。锋棱四面峻,节操一生坚。荷蓧行随适,看山倚最便。从教方有碍,终不效......
  • 径山寄生子作道服三首
    粲粲休夸绮与纨,纫兰制芰亦良难。此袍遍满三千界,要与寒儿共解颜。...
  • 张释之谏文帝
    扰扰椎埋遍九原,因山独有霍陵存。孝文俭德虽天纵,亦赖忠臣效一言。...
  • 赠张道士
    修廊行尽到山斋,中有高人百念灰。门外不知春出笋,池边惟见地生苔。内丹久炼龙知在,大药将成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