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宿定林示无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21

宿定林示无外

宋代  王安石  

天女穿林至,姮娥度陇来。
欲归今晼晚,相值且徘徊。
谁谓我忘老,如闻虫造哀。
邻衾亦不寐,共尽白云杯。

宿定林示无外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宿定林示无外翻译及注释

《宿定林示无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女穿过林木而来,
姮娥从山陇上度过。
欲归时已是黄昏,
相遇却犹豫不前。
谁说我已忘记年老,
听到虫鸣也感到悲哀。
我与邻人同床而卧,
一起尽情享受美酒。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诗人在夜晚宿处时的心境。诗中的天女和姮娥象征美丽的仙女,她们穿越林木、度过山陇,似乎是在寻找某种归宿。诗人由此联想到自己的人生,感叹时光的流转,意识到自己也已经老去。他听到虫鸣声时,产生了一种对光阴流逝的悲伤感。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忧伤之中,他与邻人一同共享美酒,享受当下的快乐。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光阴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思考。诗中的天女和姮娥被用作象征,传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光阴流逝的感慨。诗人在虫鸣声中感到悲哀,这是对时光流逝不可挽回性质的认知。然而,诗人并没有陷入绝望或沮丧,而是选择与邻人共同欢庆,享受美酒和友谊,体现了积极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词运用了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情世故的表达,展示了王安石独特的诗歌才华。它既有对人生瞬息即逝的思考,也有对当下生活的珍惜和享受,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宿定林示无外拼音读音参考

sù dìng lín shì wú wài
宿定林示无外

tiān nǚ chuān lín zhì, héng é dù lǒng lái.
天女穿林至,姮娥度陇来。
yù guī jīn wǎn wǎn, xiāng zhí qiě pái huái.
欲归今晼晚,相值且徘徊。
shuí wèi wǒ wàng lǎo, rú wén chóng zào āi.
谁谓我忘老,如闻虫造哀。
lín qīn yì bù mèi, gòng jǐn bái yún bēi.
邻衾亦不寐,共尽白云杯。


相关内容11:

嘲白发

观王氏雪图

酬慕容员外

赋枣

思北山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江上二首
    潮连风浩荡,沙引客淹留。落日更清坐,空江无近舟。共看蒹苇宅,聊即稻梁谋。未敢嗟艰食,凶年半......
  • 墙西树
    墙西高树结阴稠,步屣穷年向此留。白日屡移催我老,清风一至使人愁。纷纷暝鸟惊还合,渺渺凉蝉咽......
  • 宿雨
    绿搅寒芜出,红争暖树归。鱼吹塘水动,雁拂塞垣飞。宿雨惊沙尽,晴云昼漏稀。却愁春梦短,灯火著......
  • 寄蔡天启
    杖藜缘堑复穿桥,谁与高秋共寂寥。伫立东冈一搔首,冷云衰草暮迢迢。...
  • 临吴亭作
    补穿葺漏仅区区,志义殊嗟士大夫。欲致太平非一日,谩劳使者报新书。...
  • 次韵和甫春日金陵登台
    锺山漠漠水洄洄,西有陵云百尺台。万物已随和气动,一樽聊与故人来。天边幽鸟鸣相和,地上晴烟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