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九望僊亭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19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九望僊亭

宋代  梅尧臣  

尝闻淮南王,鸡犬从此去。
至今山头石,马迹尚有处。
使君辞从官,终日绝尘虑。
望望云汉间,想见宾天驭。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九望僊亭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九望僊亭翻译及注释

诗词:《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九望僊亭》

尝闻淮南王,鸡犬从此去。
至今山头石,马迹尚有处。
使君辞从官,终日绝尘虑。
望望云汉间,想见宾天驭。

中文译文:
曾经听闻淮南王,鸡犬从此离去。
直到今天山头上的石头上,马蹄印仍然可见。
使君辞去官职,整日心思与尘土无关。
凝望着天空之间的云汉,思念着见到仙人驾驭的情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梅尧臣所作,题目为《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九望僊亭》。诗中描绘了一幅离人宦游辞官后追寻仙境的景象。

诗的开篇,淮南王的离去象征着仙境的远离尘世,鸡犬从此去表示了世俗琐事的烦扰也随之消散。然而,尽管时光流转,山头上的石头仍然留下当初马匹的痕迹,这让人感叹离别的残留痕迹依然存在。

接着,诗人写到自己辞官之后,整日心思不再被尘土所扰,意味着诗人已经摆脱了尘世的束缚。他凝望云汉之间,期待着能够看到仙人驾驭的情景,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超凡世界的渴望。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离人追求仙境的心境,通过对离别的描写和对仙境的想象,展现了诗人追求超脱尘世、追求高远境界的精神追求。这种追求也是宋代文人士人生观的一种写照,他们渴望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然境界。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九望僊亭拼音读音参考

hé shòu zhōu sòng dài zhì jiǔ tí qí jiǔ wàng xiān tíng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九望僊亭

cháng wén huái nán wáng, jī quǎn cóng cǐ qù.
尝闻淮南王,鸡犬从此去。
zhì jīn shān tóu shí, mǎ jī shàng yǒu chǔ.
至今山头石,马迹尚有处。
shǐ jūn cí cóng guān, zhōng rì jué chén lǜ.
使君辞从官,终日绝尘虑。
wàng wàng yún hàn jiān, xiǎng jiàn bīn tiān yù.
望望云汉间,想见宾天驭。


相关内容11:

哭孙明复殿丞三首

午日三首

杂诗绝句十七首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又和
    康庄咫尺有千山,欲问紫姑应已还。人似常娥来陌上,灯如明月在云间。车头小女双垂髻,帘里新妆一......
  • 闻欧阳永叔谪夷陵
    昔在西都日,居常慷慨言。今婴明主怒,直雪谏臣冤。谪向荆蛮地,行当雾雨繁。黄牛三峡近,切莫听......
  • 叶大卿挽词三首
    终始为全德,生荣没亦荣。里人悲画翣,郡吏拜铭旌。石马天麟肖,松枝国栋成。更看追孝意,捧土作......
  • 送张君仪太祝签判奉宁军
    社雨燕巢空,古陂菱叶老。燕去春当还,菱枯秋不早。莫以西风高,於焉乱怀抱。指途无几里,驶马一......
  • 野望
    新晴宜野望,最爱是山前。远近花兼竹,高低水拍田。呼名鸟无数,问姓客多年。此地春耕晚,吴牛树......
  • 叶大卿挽词三首
    位列名卿重,年跻赐几尊。臧孙宜有後,定国已高门。旧族声华远,名藩治行存。秋风箫吹咽,陇隧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