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谒奉承天超公法师作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弥逊
2025-07-19

谒奉承天超公法师作二首

宋代  李弥逊  

赤云叶叶挂林丘,道士黄尘没马头。
隔水净坊人不到,抱崖竹柏暗藏秋。

谒奉承天超公法师作二首作者简介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谒奉承天超公法师作二首翻译及注释

《谒奉承天超公法师作二首》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赤云叶叶挂林丘,
道士黄尘没马头。
隔水净坊人不到,
抱崖竹柏暗藏秋。

译文:
红色的云彩叶叶挂在林丘上,
黄色尘埃掩没了道士的马头。
隔着水流,清洁的坊区无人到达,
山崖上的竹子和柏树暗中藏着秋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水之间的景色和人文情怀。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意境。

首句描绘了赤云挂在林丘上的景象,红云低垂如叶片般点缀在山间,给人一种秋天的氛围。这里使用了"叶叶"的描写,使得红云的形象更加生动。

第二句通过描写道士的形象,使用了"黄尘没马头"的表达方式,暗示道士行走于尘埃之中,精神境界高远超脱,与尘世相隔。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一个隔水而立的净坊,清幽而干净,但却无人到达。这样的描绘既有一种宁静和清幽之感,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于这样的净土之地的向往和渴望。

最后两句以"抱崖竹柏暗藏秋"作为结尾,表现了山崖上生长的竹子和柏树所蕴含的秋意。这里的"抱崖"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竹柏的姿态,暗示秋天已经悄悄到来,而这种秋意又似乎被山崖所隐藏。

整首诗以山水之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于宁静、高远的境界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通过对于隔水净坊和抱崖竹柏的描绘,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间烦扰的回避和对清幽净土的向往。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以深思和遐想之感。

谒奉承天超公法师作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yè fèng chéng tiān chāo gōng fǎ shī zuò èr shǒu
谒奉承天超公法师作二首

chì yún yè yè guà lín qiū, dào shì huáng chén méi mǎ tóu.
赤云叶叶挂林丘,道士黄尘没马头。
gé shuǐ jìng fāng rén bú dào, bào yá zhú bǎi àn cáng qiū.
隔水净坊人不到,抱崖竹柏暗藏秋。


相关内容11:

春雨

次韵似表弟卜居惠山

春送杨彦侯赴试建阳用曾南丰湖水碧韵

游龙潭

彭府君夫人罗氏挽诗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次韵叶观文东禅开堂
    闽山多用地,列屋栖高禅。妙代积香苾,宝华散金莲。往时入廛手,来见住世缘。辽辽百年后,慧炬无......
  • 闻子规
    客时春秋过半生,子规枝上最关情。南来故国一万里,却笑子规犹乱鸣。...
  • 与老禅诸上人同游鼓山灵源洞
    茶瓯唤起清昼眠,涧松岩竹谈幽禅。秋曦忽随壮士臂,暮景已入诗人肩。尘缘咄咄鱼吞饵,胜呈堂堂驹......
  • 晚登斋云阁
    窈窕僧窗十肘长,解分眼界入他方。尘襟偶脱公家事,鼻观重参佛土香。寒日半收山着色,晚风无力水......
  • 同天隐少章游嵩少怀元明
    秦公我辈士,早踏翰墨场。万言若投石,十年犹枯囊。苦欲泛江海,有亲在高堂。牢落京华春,门无一......
  • 初归筠庄苏粹之以诗见贻次韵答之二首
    八尺茅茨老竹林,细偿南北故园心。一溪止水清涵月,三日行云薄酿霖。归计欲成犹恨晚,醉愁无赖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