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再和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吴芾
2025-09-09

再和三首

宋代  吴芾  

范侯心貌古,懒与世争名。
此去穷弥壮,逢时用则行。
琴尊无限好,道义有余荣。
末俗方奔竞,思君坐到明。

再和三首作者简介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再和三首翻译及注释

《再和三首》是宋代吴芾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范侯(指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态度,表达了对名利和功成名就的淡漠态度,强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道义的追求。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范侯心貌古,
懒与世争名。
此去穷弥壮,
逢时用则行。
琴尊无限好,
道义有余荣。
末俗方奔竞,
思君坐到明。

诗词的诗意表达了范侯(作者自称)心灵的古朴与淡泊。范侯并不愿意与世人争夺名利和追求虚荣,他的心思更加专注于内在的修养和追求。他认为,尽管在世俗中可能会遭遇困苦和艰难,但只要把握时机,迎接挑战,就能获得更大的成长和进步。范侯将琴(音乐)比喻为无限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艺术和美的追求。在他看来,道义的追求比名利更加重要,有道德的光荣感和内心的满足感。最后两句表达了范侯对于现代社会中浮躁和竞争的厌倦,他思念着与他有共同理念的人,期待能与他们一同坐到明天,即共同迎接未来。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展现出作者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于名利追逐的淡化态度。范侯以自己为例,表达了对于个人修养、内心平静和道义追求的重视。他以琴喻美好事物,凸显了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将道义的光荣感放在名利之上。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于现实社会中浮躁和竞争的反思,渴望在思念的人们的陪伴下共同面对未来的明天。整首诗词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于人生追求的独特见解,给人一种深思和启迪的感觉。

再和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zài hé sān shǒu
再和三首

fàn hóu xīn mào gǔ, lǎn yǔ shì zhēng míng.
范侯心貌古,懒与世争名。
cǐ qù qióng mí zhuàng, féng shí yòng zé xíng.
此去穷弥壮,逢时用则行。
qín zūn wú xiàn hǎo, dào yì yǒu yú róng.
琴尊无限好,道义有余荣。
mò sú fāng bēn jìng, sī jūn zuò dào míng.
末俗方奔竞,思君坐到明。


相关内容11:

和远老四首

和闾丘莘叟中秋玩月

和鲍昌朝湖上二首

和许守重阳出城韵

寄题鲁郎中遂隐堂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又和谢良辅惠箭筍
    卜得幽居山绕屋,四围景物何纷郁。门前掩映百垂杨,墙里回环万修竹。风来花气竞薰人,日出鸟声浑......
  • 和王夷仲韵
    故人声气合,交契久弥深。不弃荒村陋,来分古木阴。意倾陈笃论,兴发出高吟。岂料逃空谷,犹闻正......
  • 和陶阻风于规林韵寄陈时中二首
    退处固云乐,未免叹索居。赖有陈使君,情亲如友于。自应长相见,岂谓各一隅。我虽事跧伏,闭门懒......
  • 和陶影答形
    行止每依人,人皆笑我拙。独以相从人,未能便弃绝。纵君得显荣,亦耻事谀说。人情苦好乖,会少常......
  • 池上近作假山引水穿石撒珠其上亦有可观因成
    终日尘劳困簿书,无因归泛小西湖。且来池上看堆翠,更向峰前认撒珠。触石有云时点缀,随风无雨自......
  • 龚漕见示游山唱和诗卷用其首章和二篇
    尘埃终日满华颠,忽见新诗堕我前。溢目众篇虽杰出,惊人逸思独飘然。秀如松桧枝枝老,好似珠玑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