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东轩长老二绝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9-07

东轩长老二绝

宋代  苏辙  

东轩正似虚空样,何处人家笼解盛。
纵使盛来无处著,雪堂自有老师兄。

东轩长老二绝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东轩长老二绝翻译及注释

《东轩长老二绝》是苏辙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轩正似虚空样,
何处人家笼解盛。
纵使盛来无处著,
雪堂自有老师兄。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东轩长老的境遇。东轩长老的住处宛如空虚一般,没有固定的居所。然而,他却能在任何地方都受到人们的钦佩和尊重。即使没有地方可以归宿,他依然能够享受到人们对他的推崇。在雪堂中,他有一位老师兄,给予他指引和关怀。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描写东轩长老的境遇,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东轩长老并没有追求富贵和名利,他的追求是超然物外的境界。虽然他没有固定的居所,但他却能够在人们心中建立起一种崇高的形象。他在雪堂中拥有一位老师兄,这位老师兄代表了智慧和指导,给予他精神上的支持和指引。

这首诗词通过对东轩长老的描写,表达了苏辙对于精神追求和内心境界的思考。它呈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态度,强调了内心的自由和追求高尚的精神。同时,它也启示人们,不要过于追求物质的繁华,而是应该注重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东轩长老的境遇和精神追求,展示了苏辙对于内心的自由和高尚精神的追求。它启示人们在追求物质和名利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升华。

东轩长老二绝拼音读音参考

dōng xuān zhǎng lǎo èr jué
东轩长老二绝

dōng xuān zhèng shì xū kōng yàng, hé chǔ rén jiā lóng jiě shèng.
东轩正似虚空样,何处人家笼解盛。
zòng shǐ shèng lái wú chǔ zhe, xuě táng zì yǒu lǎo shī xiōng.
纵使盛来无处著,雪堂自有老师兄。


相关内容11:

无题三首

谢冯亚惠鹤

薛端公寄示嘉川道中作次韵和酬

和孙虞部见赠

又次前韵兼乞鹤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咏竹杯珓子
    谁知破筠根,还同一气分。吉凶终在我,翻覆谩劳君。酒欲祈先酹,香临掷更焚。吾尝学丘祷,懒把祝......
  • 和王衢见寄兼呈董行父
    弃繻东入武牢关,帝里经年岂是闲。鶂退暂知淹凤藻,鹏残即看上鰲山。讨论想慰门人意,谈笑应开翰......
  • 三门留题
    何由通九曲,始自凿三门。夏禹功如小,东溟位岂尊。鼋鼍当日窟,鸡犬此时村。涡恐和山漩,涛疑若......
  • 喜怀古上人见访
    隔岭僧来宿,闲同倚石楼。漏声过半夜,月色近中秋。雅道玄须到,权门险莫游。此心方共适,明月更......
  • 留别
    梦笔山前君别我,下沙桥上我思君。黄昏更过西阳岭,满目青山与白云。...
  • 柽师告归庐岳赠之筇杖
    瘦筇生本接西蛮,我已携来二十年。辍赠柽师归老处,称将吟倚虎溪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