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踏莎行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姜夔
2025-07-21

踏莎行

宋代  姜夔  

踏莎行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
分明又向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後书辞,别时针线。
离魂暗逐郎行远。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踏莎行作者简介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踏莎行翻译及注释

诗词:《踏莎行·燕燕轻盈》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别後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中文译文:
燕子轻盈飞翔,黄鹂婉转啭鸣。明亮的目光再次投向华胥仙境。长夜里艰难地领悟了薄情的真相,春初早已被相思深深染色。别后的书信,别离时的针线。离别的心魂暗暗追随着远去的郎君。淮南的明月冷冷照耀着千山万水,默默地回归,无人理会。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离愁别绪的画面,以自然的景物和离别之情为主题。燕子和黄鹂作为春天的象征,呈现出轻盈婉转的形象,与主人公心中的相思之情相呼应。夜长之时,他艰难地认识到薄情的本质,而春天的到来早早地被爱情的思念所染色。离别后的书信和别离时的针线,都是诗中表达离愁的细节,突显了主人公心中深切的思念之情。离别之后,他的心魂默默地追随着远去的郎君,而冷冷的淮南明月照耀着无边的山水,似乎无人理会他的离别之苦。

赏析:
《踏莎行·燕燕轻盈》以简练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离别之情,情感真挚而质朴。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通过燕子和黄鹂的形象,展示了春天的美好与活力,与主人公内心的离愁相呼应。诗人以长夜和春初为时间线索,巧妙地表现了主人公对薄情真相的领悟和对相思的沉浸。别后的书信和别离时的针线象征着离别带来的思念之苦,增加了诗词的情感层次。最后,诗人运用淮南明月冷冷的描写,衬托出主人公孤独无依的离别之境,增强了诗作的凄凉之感。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情的笔触,展现了离别的辛酸与思念的苦楚,令人产生共鸣。

踏莎行拼音读音参考

tà suō xíng
踏莎行

yàn yàn qīng yíng, yīng yīng jiāo ruǎn.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
fēn míng yòu xiàng huá xū jiàn.
分明又向华胥见。
yè zhǎng zhēng de bó qíng zhī, chūn chū zǎo bèi xiāng sī rǎn.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bié hòu shū cí, bié shí zhēn xiàn.
别後书辞,别时针线。
lí hún àn zhú láng xíng yuǎn.
离魂暗逐郎行远。
huái nán hào yuè lěng qiān shān, míng míng guī qù wú rén guǎn.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相关内容11:

春日书怀四首

宋永兄一访青帝而黄婆作恶累日戏作小诗问安

挽林闻远

昔游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雪中六解
    万马行空转屋檐,高寒屡索酒杯添。故人家住吴山上,借得西湖自卷帘。...
  • 和泉上人
    芒鞋踏遍万山松,得得归来丈室中。破祴一身在悬罄,清谈对客似撞钟。名家要看惊人举,觅句何须效我......
  • 大水二首
    巨浸滔天后,遗黎复业初。桑田皆变海,老稚半为鱼。凿石开新道,行人问故庐。客愁那对此,搔首重......
  • 暮春宴东园方良翰有诗入夏追和
    要洗襟怀万斛埃,一尊相属莫迟回。颠狂柳絮将春去,排比荷花刺水开。懒矣宦情甘冗长,拙於句法强......
  • 和章守三咏·右披云楼
    飞楼跨危堞,云雾晓披披。形胜供临眺,公馀来燕宜。江横睥睨阔,山入绮疏奇。风月本无价,君侯况......
  • 秋兴二首
    牙叉老木抱江城,城古江寒相对清。云雁不逢音信杳,沙鸥无数往来轻。露华今夜凝仙掌,词藻他年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