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烽燧曲诗意和翻译_元代诗人杨维桢
2025-07-21

烽燧曲

元代  杨维桢  

闻道骊山下,西戎已结兵。
美人方一笑,烽火不须惊!

烽燧曲作者简介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烽燧曲翻译及注释

《烽燧曲》是元代诗人杨维桢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战争时期的景象,通过情感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美人的聪明和从容不迫。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烽燧曲

闻道骊山下,
西戎已结兵。
美人方一笑,
烽火不须惊!

译文:
听闻骊山下,
西戎已筑起战阵。
美人轻轻一笑,
烽燧燃烧无需惊恐!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时期的景象。诗人听到消息,西方的敌人已经准备好了战斗。然而,他所关注的是他身边的美人,她只是轻轻地笑了一下,似乎对战争火光不以为然。

赏析:
《烽燧曲》通过简短的文字,刻画了一个动荡时期的场景。诗中的骊山下是指中国的边境地区,西戎指的是西方的敌人。战争的阴云即将降临,然而诗人却将注意力转向了美人,她以一笑的态度告诉诗人,烽火纷飞虽然可怕,但并不足以动摇她的从容和自信。

这首诗通过情感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美人的聪明和冷静。她的微笑传递出一种坚定和坦然的态度,仿佛在告诉诗人不要为战争而惊慌失措。诗人通过美人的微笑,表达了对于战争的深思熟虑,以及对美丽、智慧和从容的崇敬。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于战争与人性的思考,同时突显了美人的智慧和镇定。它既是一幅战争时期的画面,又是一种情感的宣泄,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烽燧曲拼音读音参考

fēng suì qū
烽燧曲

wén dào lí shān xià, xī róng yǐ jié bīng.
闻道骊山下,西戎已结兵。
měi rén fāng yī xiào, fēng huǒ bù xū jīng!
美人方一笑,烽火不须惊!


相关内容11:

回文字

览古四十二首 其十七

朱邸曲

小临海曲(十首·一名《洞庭曲

初到曲江六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览古四十二首 其十一
    郭解本大侠,睚眦杀人威。当其出邑屋,独不杀倨夷。属吏脱践吏,卒感肉袒来。此事实近道,可以侠......
  • 奔月卮歌
    神犀然光射方诸,海水拆裂双明珠。大珠飞上玉免臼,小珠亦奔银蟾蜍。千年太阴炼成魄,岂识妖■吞......
  • 题逸乐子卷
    烟水风尘外,先生一草堂。干时无战策,却老有丹方。蒲方抄书短,松花酿酒日。有时歌欸乃,小艇在......
  • 琵琶怨
    蜀丝鸳鸯织锦衾,逻檀凤凰斫金槽。弦抽瓮茧五色毫,双成十指声嘈嘈。冢头青草天山雪,眼中红冰嵬......
  • 平原君
    平原君,起朱楼。美人盈盈楼上居,蹒跚跛汲彼何叟,美人一笑蹒跚愁。门下士,引去不可留。高价千......
  • 初到曲江六首
    灯火光元夕,歌呼亦尽欢。欣闻雪霏白,愁失荔垂丹。老酒莲花曲,甜鱼藿叶盘。万金书若到,便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