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张尹忆东篱菊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端
2025-09-10

和张尹忆东篱菊

唐代  李端  

传书报刘尹,何事忆陶家。
若为篱边菊,山中有此花。

和张尹忆东篱菊作者简介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和张尹忆东篱菊翻译及注释

诗名:《和张尹忆东篱菊》
朝代:唐代
作者:李端

诗词原文:
传书报刘尹,何事忆陶家。
若为篱边菊,山中有此花。

诗词中文译文:
传送信函报告刘尹,何事想起陶家。
若是篱边的菊花,山中也有这样的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唐代诗人李端创作的作品,他与张尹共同回忆起东篱的菊花。诗人通过传送信函向刘尹报告,询问他是否记得陶家(可能是诗人和张尹共同的友人或地方)的事情。在这个问题之后,诗人提到了篱边的菊花,暗示着他们曾经在东篱地区欣赏过这样的花朵,而山中也有类似的花朵存在。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和友谊的回忆之情。通过提及东篱的菊花,诗人在诗中营造了一种田园般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环境中的美丽和宁静。菊花作为秋季的代表花卉,也寓意着坚韧和清雅。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谊和美好回忆的怀念,同时也展示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喜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自然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友谊和自然之美的思考和回忆之情,给人一种宁静、恬淡的感受。

和张尹忆东篱菊拼音读音参考

hé zhāng yǐn yì dōng lí jú
和张尹忆东篱菊

chuán shū bào liú yǐn, hé shì yì táo jiā.
传书报刘尹,何事忆陶家。
ruò wéi lí biān jú, shān zhōng yǒu cǐ huā.
若为篱边菊,山中有此花。


相关内容11:

送抚州周使君(即侍中之婿)

题兴善寺后池

送乐平苗明府

秋夜同畅当宿藏公院

关口逢徐迈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汉宫少年行
    君不见上宫警夜营八屯,冬冬街鼓朝朱轩。玉阶霜仗拥未合,少年排入铜龙门。暗闻弦管九天上,宫漏......
  • 送别驾赴晋陵即舍人叔之兄
    诸宗称叔父,从子亦光辉。谢脁中书直,王祥别乘归。江帆冲雨上,海树隔潮微。南阮贫无酒,唯将泪......
  • 归山招王逵
    日长原野静,杖策步幽巘.雉雊麦苗阴,蝶飞溪草晚。我生好闲放,此去殊未返。自是君不来,非关故山......
  • 送内弟韦宗仁归信州觐省
    常嗟外族弟兄稀,转觉心孤是送归。醉掩壶觞人有泪,梦惊波浪日无辉。烹鱼绿岸烟浮草,摘橘青溪露......
  • 河中府崇福寺看花
    闻道山花如火红,平明登寺已经风。老僧无见亦无说,应与看人心不同。...
  • 送韦判官得雨中山
    前峰后岭碧濛濛,草拥惊泉树带风。人语马嘶听不得,更堪长路在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