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宿杜判官江楼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郎士元
2025-09-09

宿杜判官江楼

唐代  郎士元  

送别  友情  

适楚岂吾愿,思归秋向深。
故人江楼月,永夜千里心。
叶落觉乡梦,鸟啼惊越吟。
寥寥更何有,断续空城砧。

宿杜判官江楼作者简介

郎士元 唐代诗人。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县)人。生卒年不详。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宿杜判官江楼翻译及注释

中文译文:
适合停留在楚地并非是我所愿,思念家乡的心情越发深沉。在江楼上想起故友,明月照在永夜里,让我的心随之千里飞翔。落叶飘零觉得像乡愁的梦,鸟儿的鸣叫惊起了我越国的吟唱。寂寥寥的感觉真是无法形容,断续的声音只回荡在空城的砧杵之间。

诗意和赏析:
《宿杜判官江楼》是唐代诗人郎士元的作品,通过描绘在江楼上宿夜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逍遥生活的不满。诗中通过描绘月光、落叶和鸟鸣等意象,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忧伤。

首先,诗中描述了作者逗留在楚地的不情愿和思念家乡的深沉情感,表现出一种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作者对故友的怀念和欲归之心在明月的照耀下愈发明显,使得心灵得以千里相通,进一步增加了诗歌的情感力量。

其次,诗中通过落叶和鸟鸣的意象,传达了作者对乡愁的感受。落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转瞬即逝的岁月,而鸟儿的鸣叫则唤起了作者对越国的思念。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得诗歌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进一步勾起读者对故乡和离别的情感共鸣。

最后,诗中的“寥寥更何有,断续空城砧”表达出空旷和寂寞的感觉。这句诗描绘了宿夜江楼上的寂静,城中断断续续的砧音更加突出了这种寂寞和孤寂的感觉,形成了一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和压抑情绪。

总之,诗歌以细腻的笔触和凄美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逍遥生活的不满,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忧伤之情,给人以深思和感慨。

宿杜判官江楼拼音读音参考

sù dù pàn guān jiāng lóu
宿杜判官江楼

shì chǔ qǐ wú yuàn, sī guī qiū xiàng shēn.
适楚岂吾愿,思归秋向深。
gù rén jiāng lóu yuè, yǒng yè qiān lǐ xīn.
故人江楼月,永夜千里心。
yè luò jué xiāng mèng, niǎo tí jīng yuè yín.
叶落觉乡梦,鸟啼惊越吟。
liáo liáo gèng hé yǒu, duàn xù kōng chéng zhēn.
寥寥更何有,断续空城砧。


相关内容11:

寄武陵李少府

太常魏博士远出贼庭江外相逢因叙其事

酬张二仓曹扬子所居见寄兼呈韩郎中

题玉山观禅师兰若

雨晴后陪王员外泛后湖得溪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舂陵行
    军国多所需,切责在有司。有司临郡县,刑法竞欲施。供给岂不忧,征敛又可悲。州小经乱亡,遗人实......
  • 壬辰岁过旧居
    少年事远游,出入燕与秦。离居岁周天,犹作劳歌人。负剑渡颍水,归马自知津。缘源到旧庐,揽涕寻......
  • 赋得长洲苑送李惠
    草深那可访,地久阻相传。散漫三秋雨,疏芜万里烟。都迷采兰处,强记馆娃年。客有游吴者,临风思......
  • 系乐府十二首·古遗叹
    古昔有遗叹,所叹何所为。有国遗贤臣,万事为冤悲。所遗非遗望,所遗非可遗。所遗非遗用,所遗在......
  • 自东都还濠州,奉酬王八谏议见赠
    关西仕时俱稚容,彪彪之鬓始相逢。天地变化县城改,独有故人交态在。不言会合迹未并,犹以岁寒心......
  • 送中兄典邵州
    官骑连西向楚云,朱轩出饯昼纷纷。百城兼领安南国,双笔遥挥王左君。一路诸侯争馆谷,洪池高会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