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双飞燕调诗意和翻译_元代诗人杨维桢
2025-07-27

双飞燕调

元代  杨维桢  

双飞燕  

玉无瑕,春无价。
清歌一曲,俐齿伶牙。
斜簪鬀髻花,紧嵌凌波袜,玉手琵琶弹初罢。
怎教他,流落天涯,抱来帐下;梨园弟子,学士人家。

双飞燕调作者简介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双飞燕调翻译及注释

《双飞燕调》是元代杨维桢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无瑕,春无价。
清歌一曲,俐齿伶牙。
斜簪鬀髻花,紧嵌凌波袜,玉手琵琶弹初罢。
怎教他,流落天涯,抱来帐下;
梨园弟子,学士人家。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画面,表达了对艺术和真挚情感的赞美。诗人借着双飞燕的形象,表达出玉无瑕、春无价的美好境界。他描述了清脆悦耳的歌声,以及歌者娴熟的技巧和青春美丽的形象。诗人还描绘了歌者斜插着花簪,头戴鬀髻,脚穿凌波袜,手持琵琶的场景。最后两句表达了歌者流落他乡,却被一位学士之家所抱来,成为梨园弟子。

赏析:
《双飞燕调》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个富有艺术气息的场景,使人感受到诗人对音乐和才艺的赞美。诗中的“玉无瑕,春无价”表达了美的无尽境界,暗示了歌者的出色才华和独特魅力。歌者的清歌一曲和俐齿伶牙,彰显了她的技巧和娴熟程度。描绘歌者斜插花簪、头戴鬀髻和紧嵌凌波袜,展示了她的装饰和仪态之美。玉手琵琶弹初罢,给人一种音乐终止的感觉,也表达了歌者的才华和演艺的精湛。最后两句表明歌者虽然流落天涯,但被学士之家所抱来,成为梨园弟子,暗示了她在艺术道路上的得到认可和支持。

整首诗词通过对歌者形象的描绘,展示了音乐艺术的魅力以及才华在社会中的地位。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的手法,将歌者的形象和才艺融入到一幅美好的画卷中,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双飞燕调拼音读音参考

shuāng fēi yàn diào
双飞燕调

yù wú xiá, chūn wú jià.
玉无瑕,春无价。
qīng gē yī qǔ, lì chǐ líng yá.
清歌一曲,俐齿伶牙。
xié zān tì jì huā, jǐn qiàn líng bō wà, yù shǒu pí pá dàn chū bà.
斜簪鬀髻花,紧嵌凌波袜,玉手琵琶弹初罢。
zěn jiào tā, liú luò tiān yá, bào lái zhàng xià lí yuán dì zǐ, xué shì rén jiā.
怎教他,流落天涯,抱来帐下;梨园弟子,学士人家。


相关内容11:

焦尾辞

要离家

十月六日,席上与同座客陆宅之、夏士文及主

题子昂五花马图

吴下竹枝歌七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贫妇谣
    西家妇,贫失身。东家妇,贫无亲。红颜一代难再得,皦皦南国称佳人。夫君求昏多礼度,三日昏成戍......
  • 高楼曲
    高楼有独妇,白昼弹空桑。门前谁下马?不是五楼倡。...
  • 慈母爱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
  • 与林大夫谢灵寿杖
    万木山中美木成,古今灵寿得嘉名。龙鳞未到他年化,蜗角先从每节生。禅拟问来须便打,醉思吟后不......
  • 谢惠杨梅
    杭州金氏越州楞,撒火飞星五月春。百果若重推贡士,风流应不下平津。...
  • 戊辰元日到南华诗
    清晓匆匆贺岁归,又随微雨渡曹溪。祷晴原见五色羽,揭户方占一日鸡。沙水半摇新略彴,云烟深护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