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边秋薄暮(一作出塞)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苏颋
2025-07-24

边秋薄暮(一作出塞)

唐代  苏颋  

出塞  

海外秋鹰击,霜前旅雁归。
边风思鞞鼓,落日惨旌麾。
浦暗渔舟入,川长猎骑稀。
客悲逢薄暮,况乃事戎机。

边秋薄暮(一作出塞)作者简介

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苏颋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边秋薄暮(一作出塞)翻译及注释

边秋薄暮(一作出塞)

海外秋鹰击,霜前旅雁归。
边风思鞞鼓,落日惨旌麾。
浦暗渔舟入,川长猎骑稀。
客悲逢薄暮,况乃事戎机。

中文译文:

海外的秋天,鹰击苍穹,霜降之前群雁归来。
边境的风儿思念着战马的蹄声,落日下哀伤的旗帜挥舞。
暮色中,渔船隐匿于浦口,猎骑稀落在长江边。
作为客人,遭遇夕阳的凄凉,更加感受到战争之险恶。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境的景象和氛围,表达了战争带来的不安和痛苦。秋天的鹰击和归鹅的景象,以及边境的风声、旗帜挥舞,都暗示着战争的警钟。诗人将渔船和猎骑的稀少形容为边境的萧瑟和凄凉,暮色中客人的悲伤则更加突出了战争的残酷与不可预测性。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战争带来的压力和痛苦,通过景物描写和意象的交融,展现了战乱时期边境的凄凉。诗人苏颋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秋鹰和旅雁的归程与战争的残酷相呼应,既让人感受到了边境的壮观,又透露出其中的忧虑和忧伤。整首诗以客人的视角,使读者更能够共情其中的心情,体验到战争背景下的无奈和悲凉。

边秋薄暮(一作出塞)拼音读音参考

biān qiū bó mù yī zuò chū sài
边秋薄暮(一作出塞)

hǎi wài qiū yīng jī, shuāng qián lǚ yàn guī.
海外秋鹰击,霜前旅雁归。
biān fēng sī bǐng gǔ, luò rì cǎn jīng huī.
边风思鞞鼓,落日惨旌麾。
pǔ àn yú zhōu rù, chuān zhǎng liè qí xī.
浦暗渔舟入,川长猎骑稀。
kè bēi féng bó mù, kuàng nǎi shì róng jī.
客悲逢薄暮,况乃事戎机。


相关内容11:

幸白鹿观应制

侍从途中口号应制

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野井

景龙观送裴士曹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饯唐永昌
    金溪碧水玉潭沙,凫舄翩翩弄日华。斗鸡香陌行春倦,为摘东园桃李花。...
  • 晦日宴高氏林亭
    欲知行有乐,芳尊对物华。地接安仁县,园是季伦家。柳处云疑叶,梅间雪似花。日落归途远,留兴伴......
  • 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
    别业临青甸,鸣銮降紫霄。长筵鹓鹭集,仙管凤凰调。树接南山近,烟含北渚遥。承恩咸已醉,恋赏未......
  • 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庄应制
    树色参差隐翠微,泉流百尺向空飞。传闻此处投竿住,遂使兹辰扈跸归。...
  • 饯唐永昌赴任东都
    闻道飞凫向洛阳,翩翩矫翮度文昌。因声寄意三花树,少室岩前几过香。...
  • 采莲女
    采莲女,采莲舟,春日春江碧水流。莲衣承玉钏,莲刺罥银钩。薄暮敛容歌一曲,氛氲香气满汀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