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慈恩寺暕上人房招耿拾遗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端
2025-09-07

慈恩寺暕上人房招耿拾遗

唐代  李端  

悠然对惠远,共结故山期。
汲井树阴下,闭门亭午时。
地闲花落厚,石浅水流迟。
愿与神仙客,同来事本师。

慈恩寺暕上人房招耿拾遗作者简介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慈恩寺暕上人房招耿拾遗翻译及注释

《慈恩寺暕上人房招耿拾遗》是唐代诗人李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悠然对惠远,共结故山期。
汲井树阴下,闭门亭午时。
地闲花落厚,石浅水流迟。
愿与神仙客,同来事本师。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李端对友人耿拾遗的邀请,希望他能共同结伴前往慈恩寺一起度过时光。诗人描述了慈恩寺的宁静景象,以及他们在树荫下的汲井,或者在正午时分的闭门亭,享受宁静的时光。诗中也描绘了大地上厚厚的花瓣飘落,以及石头上流淌的水流缓慢。最后,诗人表达了愿望,希望能与神仙一样的客人一同前来,共同事奉他们共同的师傅。

赏析:
这首诗词以慈恩寺作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景象。诗人通过描写寺院的景色和自然元素,表达了对友人的邀请和共同追求精神境界的愿望。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汲井、树阴、花落、石浅和水流,这些描绘为诗词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通过与友人共同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时光,诗人希望能够与他一起追求修身养性的道路,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和师徒关系的珍视。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神仙境界的向往。诗人希望能够与神仙一样的客人一同来到慈恩寺,意味着对超越尘世的追求和对高尚境界的向往。整首诗以平和、宁静的语调展示了李端对友谊和修身之道的向往,展现了他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和谐共生的理念。

慈恩寺暕上人房招耿拾遗拼音读音参考

cí ēn sì jiǎn shàng rén fáng zhāo gěng shí yí
慈恩寺暕上人房招耿拾遗

yōu rán duì huì yuǎn, gòng jié gù shān qī.
悠然对惠远,共结故山期。
jí jǐng shù yīn xià, bì mén tíng wǔ shí.
汲井树阴下,闭门亭午时。
dì xián huā luò hòu, shí qiǎn shuǐ liú chí.
地闲花落厚,石浅水流迟。
yuàn yǔ shén xiān kè, tóng lái shì běn shī.
愿与神仙客,同来事本师。


相关内容11:

北至太原

送永阳崔明府

巫山高(一作巫山高和皇甫拾遗)

送郭补阙归江阳

长至日上公献寿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寄郑七纲
    小来落托复迍邅,一辱君知二十年,舍去形骸容傲慢,引随兄弟共团圆。羁游不定同云聚,薄宦相萦若......
  • 夜中得循州赵司马侍郎书因寄回使
    瘴海寄双鱼,中宵达我居。两行灯下泪,一纸岭南书。地说炎蒸极,人称老病馀。殷勤报贾傅,莫共酒......
  • 归山居寄钱起
    怅望青山下,回头泪满巾。故乡多古树,落日少行人。发鬓将回色,簪缨未到身。谁知武陵路,亦有汉......
  • 题贾山人园林
    竹影朦胧松影长,素琴清簟好风凉。连春诗会烟花满,半夜酒醒兰蕙香。五字每将称玉友,一尊曾不顾......
  • 途中寄李二(一作戎昱诗)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好风若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 晚到盩厔耆老家
    老翁曾旧识,相引出柴门。苦话别时事,因寻溪上村。数年何处客,近日几家存。冒雨看禾黍,逢人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