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忠显刘公挽诗四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嵲
2025-07-15

忠显刘公挽诗四首

宋代  张嵲  

活人忧国见平生,晚节临危志益明。
汉仗尘深远宫阙,毡裘风急半公卿。
千人致诏竟不起,万户封侯却似烹。
暮晋朝梁真可忍,纷纷蝼蚁尚偷生。

忠显刘公挽诗四首作者简介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忠显刘公挽诗四首翻译及注释

《忠显刘公挽诗四首》是宋代张嵲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和正直的赞美,以及对朝廷腐败和社会风气败坏的忧虑。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忠显刘公挽诗四首

活人忧国见平生,
晚节临危志益明。
汉仗尘深远宫阙,
毡裘风急半公卿。

千人致诏竟不起,
万户封侯却似烹。
暮晋朝梁真可忍,
纷纷蝼蚁尚偷生。

中文译文:
活着的人忧国家之事而回顾一生,
晚年面临危险时志向更加坚定。
汉朝的战争尘土覆盖着远离的宫阙,
皇家的毡裘在急风中只能披半个官员。

千人致上诏书,却没有一个起身响应,
万户被封侯,却像是被烹饪一般。
暮年的晋朝和梁朝真的让人难以忍受,
纷纷扰扰的蝼蚁们还在偷偷地苟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个忠于国家的刘公的形象,表达了对忠诚和正直的赞美。刘公是一个忧国忧民的人,对国家的兴衰和社会的风气变化都十分关注。他在晚年面临危险时,依然坚守初心,志向更加明确。

诗中以汉朝为背景,暗示了当前朝廷的腐败和社会的风气败坏。汉朝的尘土已经覆盖了遥远的宫阙,象征着朝廷的衰败和失去权威。毡裘在急风中只能披半个官员,揭示了社会中贪婪和虚伪的现象。

诗中提到千人致上诏书,却没有一个起身响应,万户被封侯,却像是被烹饪一般。这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不满和对官员的讽刺。尽管刘公忠于国家,但他的忠诚却不被认可和回报。

最后两句“暮晋朝梁真可忍,纷纷蝼蚁尚偷生”,通过对晋朝和梁朝的批判,表达了作者对腐败现象的痛心和对社会风气败坏的忧虑。纷纷扰扰的蝼蚁们还在偷偷地苟活,暗示了社会中众多无原则和不道德的人存在。

这首诗词通过对刘公形象的塑造,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揭示,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和正直的崇敬,同时也对朝廷腐败和社会风气败坏的担忧。整首诗词意蕴深远,启发人们思考忠诚和社会道德的重要性。

忠显刘公挽诗四首拼音读音参考

zhōng xiǎn liú gōng wǎn shī sì shǒu
忠显刘公挽诗四首

huó rén yōu guó jiàn píng shēng, wǎn jié lín wēi zhì yì míng.
活人忧国见平生,晚节临危志益明。
hàn zhàng chén shēn yuǎn gōng què, zhān qiú fēng jí bàn gōng qīng.
汉仗尘深远宫阙,毡裘风急半公卿。
qiān rén zhì zhào jìng bù qǐ, wàn hù fēng hóu què shì pēng.
千人致诏竟不起,万户封侯却似烹。
mù jìn cháo liáng zhēn kě rěn, fēn fēn lóu yǐ shàng tōu shēng.
暮晋朝梁真可忍,纷纷蝼蚁尚偷生。


相关内容11:

七月二日大风作一昼夜方止土人去此风潮信也

送郭寿翁还庐陵

初夏已晚山即事

感事二首

仇氏园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雨后登双溪阁
    梦寐登临处,漂流来此行。长年为客意,落日倚栏情。雨过水光发,风生云态轻。山川深郎旧,巉绝有......
  • 七月二日大风作一昼夜方止土人去此风潮信也
    风潮初见土人云,始愧鲰生泥昔言。却以所经疑柱史,著书应只为中原。...
  • 咏雪得光字
    东皇攜春来,属车载霓裳。回风作妙舞,杂佩鸣珠璫。千官玉笋班,再拜称瑶觞。酒罢各分端,圭琮粲......
  • 和江子我见送诗
    放舟弄清泚,始觉南风清。白云认乡村,永念随父兄。一梦三十载,将老犹远行。聊将郑卫耳,一听新......
  • 雨夜
    去国襟怀离别情,夜眠雨驿叹孤征。转头三十年前恨,犹听当时枕上声。...
  • 雪声
    飞满前村夜不知,凭风声与静相宜。银釭志士诗成后,玉枕佳人梦觉诗。乍听打窗投米急,想同糁径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