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崔使君赴寿州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刘长卿
2025-07-25

送崔使君赴寿州

唐代  刘长卿  

列郡专城分国忧,彤幨皂盖古诸侯。
仲华遇主年犹少,公瑾论功位已酬。
草色青青迎建隼,蝉声处处杂鸣驺。
千里相思如可见,淮南木叶正惊秋。

送崔使君赴寿州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送崔使君赴寿州翻译及注释

诗词的中文译文:
送崔使君赴寿州

列郡专城分国忧,
彤幨皂盖古诸侯。
仲华遇主年犹少,
公瑾论功位已酬。

草色青青迎建隼,
蝉声处处杂鸣驺。
千里相思如可见,
淮南木叶正惊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刘长卿为了送别崔少府去寿州而写的。诗中表达了对崔少府的赞赏和送别之情。

作者首先提到,“列郡专城分国忧”,指的是崔少府在列郡(地名)尽心尽力处理分封国家的忧虑,彤幨(颜色鲜红的貂褂)皂盖(黑色蓑衣)则象征崔少府的崇高地位,仿佛古代的诸侯。

接着,作者提到,“仲华遇主年犹少,公瑾论功位已酬”,指的是崔少府虽然年轻,但是在主上的赏识下已经得到了重要的职位,而不同于另外两位后人。

然后,诗中描绘了送别的场景。“草色青青迎建隼,蝉声处处杂鸣驺”,建隼指的是崔少府的坐骑,草色青绿欢迎飞翔的隼,蝉声也与马嘶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活泼的画面。

最后,作者写到:“千里相思如可见,淮南木叶正惊秋”,表达了作者对崔少府的思念之情。虽然两地相隔千里,但相思之情如同崔少府就在眼前一样。另外,“淮南木叶正惊秋”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木叶无声地颤动,犹如崔少府的心情一样。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崔少府的赞颂和深情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细腻的场景和运用意象的手法,诗中充满了唐代特有的豪情和哀怨。该诗表现了作者情真意切的感情和对友情的珍重,也展现了唐代辞章的风格特点。

送崔使君赴寿州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cuī shǐ jūn fù shòu zhōu
送崔使君赴寿州

liè jùn zhuān chéng fēn guó yōu, tóng chān zào gài gǔ zhū hóu.
列郡专城分国忧,彤幨皂盖古诸侯。
zhòng huá yù zhǔ nián yóu shǎo,
仲华遇主年犹少,
gōng jǐn lùn gōng wèi yǐ chóu.
公瑾论功位已酬。
cǎo sè qīng qīng yíng jiàn sǔn, chán shēng chǔ chù zá míng zōu.
草色青青迎建隼,蝉声处处杂鸣驺。
qiān lǐ xiāng sī rú kě jiàn, huái nán mù yè zhèng jīng qiū.
千里相思如可见,淮南木叶正惊秋。


相关内容11:

觉公院施鸟石台

送綦毋三寺中赋得纱灯

赠易秀才

从军行

中峰居喜见苗发(一作李端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叹白发
    还同一叶落,对此孤镜晓。丝缕乍难分,杨花复相绕。时役人易衰,吾年白犹少。...
  • 宴张别驾新斋
    世业传珪组,江城佐股肱。高斋征学问,虚薄滥先登。讲论陪诸子,文章得旧朋。士元多赏激,衰病恨......
  •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时久病初起作)
    朝策犁眉騧,举鞭力不堪。强扶愁疾向何处,角巾微服尧祠南。长杨扫地不见日,石门喷作金沙潭。笑......
  • 新安江上寄处士
    深潭与浅滩,万转出新安。人远禽鱼静,山空水木寒。啸起青蘋末,吟瞩白云端。即事遂幽赏,何必挂......
  • 咏琉璃
    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象筵看不见,堪将对玉人。...
  • 送康洽入京进乐府歌
    识子十年何不遇,只爱欢游两京路。朝吟左氏娇女篇,夜诵相如美人赋。长安春物旧相宜,小苑蒲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