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綦毋三寺中赋得纱灯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颀
2025-07-19

送綦毋三寺中赋得纱灯

唐代  李颀  

禅室吐香烬,轻纱笼翠烟。
长绳挂青竹,百尺垂红莲。
熠爚众星下,玲珑双塔前。
含光待明发,此别岂徒然。

送綦毋三寺中赋得纱灯作者简介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送綦毋三寺中赋得纱灯翻译及注释

中文译文:送綦毋三寺中赋得纱灯
禅室中散发着幽香的余灰,
轻纱笼罩着翠绿的烟气。
长绳悬挂着青竹,
百尺长的绳子垂下红莲。
星光熠熠地闪耀着,
双塔的宝石闪烁着光芒。
静静等待明亮的发光,
这次离别岂会是徒劳无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寺庙里纱灯点亮的情景,表达了作者送别朋友的心情。

禅室吐香烬,轻纱笼翠烟,描绘了禅室中余灰的香气,以及幽雅的轻纱围绕的翠绿烟雾,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长绳挂青竹,百尺垂红莲,描述了长长的绳子上挂着青竹,而绳子的尽头悬挂着一朵盛开的红莲花,与前两句形成鲜明的对照。这里颇有禅宗意味,寓意生命的延续与蓬勃。

熠爚众星下,玲珑双塔前,写出了星光熠熠,闪耀如宝石的双塔,增添了神秘的色彩,给人一种宏伟壮观之感。

含光待明发,此别岂徒然,表达了离别之时,希望对方有光明的未来,而这次的分别也不会是毫无意义的,暗示离别背后有更美好的前景。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以禅宗的景象来寄托离别之情,通过独特而精炼的描写方式,给人以深远的思考和美好的希望。

送綦毋三寺中赋得纱灯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qí wú sān sì zhōng fù dé shā dēng
送綦毋三寺中赋得纱灯

chán shì tǔ xiāng jìn, qīng shā lóng cuì yān.
禅室吐香烬,轻纱笼翠烟。
zhǎng shéng guà qīng zhú, bǎi chǐ chuí hóng lián.
长绳挂青竹,百尺垂红莲。
yì yuè zhòng xīng xià, líng lóng shuāng tǎ qián.
熠爚众星下,玲珑双塔前。
hán guāng dài míng fā, cǐ bié qǐ tú rán.
含光待明发,此别岂徒然。


相关内容11:

弹棋歌

见野草中有曰白头翁者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晚发五渡

将赴岭外,留题萧寺远公院(寺即梁朝萧内史创)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觉公院施鸟石台
    石台置香饭,斋后施诸禽。童子亦知善,众生无惧心。苔痕苍晓露,盘势出香林。锡杖或围绕,吾师一......
  • 题僧房双桐
    青桐双拂日,傍带凌霄花。绿叶传僧磬,清阴润井华。谁能事音律,焦尾蔡邕家。...
  • 送张秀才从军
    六驳食猛虎,耻从驽马群。一朝长鸣去,矫若龙行云。壮士怀远略,志存解世纷。周粟犹不顾,齐珪安......
  • 赠易秀才
    少年解长剑,投赠即分离。何不断犀象,精光暗往时。蹉跎君自惜,窜逐我因谁。地远虞翻老,秋深宋......
  • 从军行
    秋草马蹄轻,角弓持弦急。去为龙城候,正值胡兵袭。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长风金鼓动,白露铁......
  • 中峰居喜见苗发(一作李端诗)
    自得中峰住,深林亦闭关。经秋无客到,入夜有僧还。暗涧泉声小,荒冈树影闲。高窗不可望,星月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