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水调歌头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吴潜
2025-09-07

水调歌头

宋代  吴潜  

水调歌头  

若说故园景,何止可消忧。
买邻谁欲来住,须把万金酬。
屋外泓澄是水,水外阴森是竹,风月尽兜收。
柳径荷漪料,灯火系渔舟。
且东皋,田二顷,稻粱谋。
竹篱茅舍,窗户不用玉为钩。
新擘黄鸡肉嫩,新斫紫螯膏美,一醉自悠悠。
巴得春来到,芦笋长沙洲。

水调歌头作者简介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水调歌头翻译及注释

《水调歌头》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吴潜。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若说故园景,何止可消忧。
如果说故园的景色,不仅能消除忧愁。

买邻谁欲来住,须把万金酬。
邻居有人想来住,必须付出巨额金钱。

屋外泓澄是水,水外阴森是竹,风月尽兜收。
房屋外是清澈的水,水外是阴森的竹林,美好的风景不断被凝聚。

柳径荷漪料,灯火系渔舟。
柳树的小径上有莲花的涟漪,灯火闪烁,系着渔船。

且东皋,田二顷,稻粱谋。
暂且东去皋(一个地名),有两顷的田地,计划种植水稻和谷物。

竹篱茅舍,窗户不用玉为钩。
竹篱茅舍,窗户上没有用玉做钩子。

新擘黄鸡肉嫩,新斫紫螯膏美,一醉自悠悠。
新宰的黄鸡肉鲜嫩,新斩的紫螯膏美味,一醉之间自在悠闲。

巴得春来到,芦笋长沙洲。
欢迎春天的到来,芦笋长在沙洲上。

这首诗以写景描写为主,通过描绘故园的景色和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清澈的水、阴森的竹林、柳树小径上的莲花涟漪,以及灯火闪烁的渔船,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乡村生活画面。诗人以简洁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故园的眷恋,将家乡的景色与生活琐事融合在一起,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园的深情厚意。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清新,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追忆。

水调歌头拼音读音参考

shuǐ diào gē tóu
水调歌头

ruò shuō gù yuán jǐng, hé zhǐ kě xiāo yōu.
若说故园景,何止可消忧。
mǎi lín shuí yù lái zhù, xū bǎ wàn jīn chóu.
买邻谁欲来住,须把万金酬。
wū wài hóng chéng shì shuǐ, shuǐ wài yīn sēn shì zhú, fēng yuè jǐn dōu shōu.
屋外泓澄是水,水外阴森是竹,风月尽兜收。
liǔ jìng hé yī liào, dēng huǒ xì yú zhōu.
柳径荷漪料,灯火系渔舟。
qiě dōng gāo, tián èr qǐng, dào liáng móu.
且东皋,田二顷,稻粱谋。
zhú lí máo shè, chuāng hù bù yòng yù wèi gōu.
竹篱茅舍,窗户不用玉为钩。
xīn bāi huáng jī ròu nèn, xīn zhuó zǐ áo gāo měi, yī zuì zì yōu yōu.
新擘黄鸡肉嫩,新斫紫螯膏美,一醉自悠悠。
bā dé chūn lái dào, lú sǔn cháng shā zhōu.
巴得春来到,芦笋长沙洲。


相关内容11:

贺新郎(陪广帅方右史登越台)

水调歌头(九日多景楼用吴侍郎韵)

沁园春(自和)

谒金门

虞美人(见梅)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满庭芳(擘蟹醉题)
    半壳含黄,双螯擘紫,风流浑是芦花。江头秋老,谁了酒生涯。玉质金相如许,怎消受、明月寒沙。橙......
  • 霜天晓角(戊午十二月望安晚园赋梅上银烛)
    梅花一簇,花上千枝烛。照出靓妆恣态,看不足、咏不足。便欲和花宿,却被官身局。借问江南归未,......
  • 归朝欢
    翠羽低飞帘半揭。宝簟牙床凉似雪。窗虚云母澹无风,隔墙花动黄昏月。玉钗鸾坠发。盈盈白露侵罗袜......
  • 过秦楼(和美成韵)
    隐枕轻潮,拂尘疏雨,幽梦似真还断。莺雏燕婉,依约年时,花下试翻歌扇。憔悴鬓怯春寒,慢掠轻丝......
  • 宴清都(夹钟羽,俗名中吕调饯荣王仲亨还京)
    翠羽飞梁苑。连催发,暮樯留话江燕。尘街堕珥,瑶扉乍钥,彩绳双罥。新烟暗叶成阴,效翠妩、西陵......
  • 浣溪沙(寿潘宰)
    夜醉渊明把菊图。宿酲扶晓又冰壶。秋香留得伴双凫。并日满浮金凿落,明年初赐玉茱萸。更书欲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