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通判遗新柳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18

通判遗新柳

宋代  梅尧臣  

园柳发新荑,官居雪尚壅。
君喜持报春,衰意非旧勇。
芳菲即可插,余发惭种种。

通判遗新柳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通判遗新柳翻译及注释

《通判遗新柳》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园柳发新荑,
官居雪尚壅。
君喜持报春,
衰意非旧勇。
芳菲即可插,
余发惭种种。

诗意:
这首诗以描写柳树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柳树的喜爱和自身的感慨。在一片新绿的园林中,柳树抽出新芽,形成了一片嫩绿的景象。然而,作者的官居却被积雪所遮蔽,没有那份生机和活力。虽然作者心中希望能持有报春花,但衰老和衰弱的情绪已经不再是早年的豪情壮志。尽管如此,作者依然希望能够将这片美丽的景色带回家中,留作自己的余兴之地。

赏析:
《通判遗新柳》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一幅春天中的景色,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中通过对比园柳和作者身处的环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命力和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柳树发出新芽,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的滋生,与作者所处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他的衰老和衰弱。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境况的自省和自嘲,他希望能够将这片美景带回家中,但却因为自己的衰老感到惭愧和无奈。

这首诗词虽然篇幅不长,但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对比的手法,传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它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在岁月流转中的无奈和自省。读者在欣赏时可感受到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与人生的无常,同时也可以引发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通判遗新柳拼音读音参考

tōng pàn yí xīn liǔ
通判遗新柳

yuán liǔ fā xīn tí, guān jū xuě shàng yōng.
园柳发新荑,官居雪尚壅。
jūn xǐ chí bào chūn, shuāi yì fēi jiù yǒng.
君喜持报春,衰意非旧勇。
fāng fēi jí kě chā, yú fā cán zhǒng zhǒng.
芳菲即可插,余发惭种种。


相关内容11:

送徐君章秘丞知梁山军

送可教僧归越

十月三日相公花下小饮赋四题·残菊

晚鸥

春日拜垅经田家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拣花
    紫丝晖粉缀藓花,绿罗布叶攒飞霞。莺舌未调香萼醉,柔风细吹铜梗斜。金鞍结束果下马,低枝不碍无......
  • 送温州楚屯田
    雁荡山头鴈,如随太守来。秋风既与至,春日定同回。上宰无忘旧,明时必用才。自於章句老,经册向......
  • 宋中道失小女戏宽之
    宋子失汝婴,苦将造物怪。造物本无恶,尔责亦已隘。且如工作器,宁复保存坏。收泪切勿悲,他时多......
  • 送韩仲文知许州
    孰不为太守,所荣归故乡。僚官诧旧识,邸吏窥新章。前去别马上,今仰立道傍。野老拜车尘,里人持......
  • 尹子渐归华产茯苓若人形者赋以赠行
    因归话茯苓,久著桐君籍。成形得人物,具体存标格。神岳畜粹和,寒松化膏液。外凝石棱紫,内蕴琼......
  • 送赵虞部士宏知蜀州
    春风跨腊至,雪作蝴蝶飞。偏知蜀太守,撩乱扑行衣。何当海棠下,歌管红袖围。一饮一斗酒,决讼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