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江上逢故人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陈陶
2025-07-24

江上逢故人

唐代  陈陶  

十年蓬转金陵道,长哭青云身不早。
故乡逢尽白头人,清江颜色何曾老。

江上逢故人作者简介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江上逢故人翻译及注释

《江上逢故人》是唐代诗人陈陶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长时间离乡的心情和再次相逢故乡老友的感受。

诗人形容自己十年来颠沛流离,像蓬转金陵道一样,一直在金陵(指南京)的道路上奔波。他以青云为自己的身份,意思是他渴望在朝廷中得到重用,但事与愿违,迟迟未能实现。由于自己的悲愤和失意,诗人长时间地哭泣,导致他如今的身体早已不再年轻。

然而,当他回到故乡时,他在这个美丽的江河上偶遇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友。他们在故乡相逢,意味着诗人重新回到了他生长的地方,重温了自己年少时的友情。诗人描述了江河的颜色,并说它并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变老,而是依然清澈明亮。这可以视作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长期离乡漂泊的心情和渴望回归家园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故乡逢人时的欣喜之情。诗中所描绘的江河和故乡的景象,以及诗人对友情的真挚赞美,使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深情和温暖。通过诗人的感叹,读者也可以体味到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辛酸。

中文译文:
十年漂泊在金陵道,我长时间地哭泣,青云的身份已不再年轻。
如今我回到了故乡,尽情地和白发苍苍的老友聚会。
这清江的颜色并未变老,它依然清澈明亮。

江上逢故人拼音读音参考

jiāng shàng féng gù rén
江上逢故人

shí nián péng zhuǎn jīn líng dào, zhǎng kū qīng yún shēn bù zǎo.
十年蓬转金陵道,长哭青云身不早。
gù xiāng féng jǐn bái tóu rén, qīng jiāng yán sè hé zēng lǎo.
故乡逢尽白头人,清江颜色何曾老。


相关内容11:

走笔送义兴令赵宣辅

寄左偃

听蝉寄朐山孙明府

病中作

秋江夜泊寄刘钧正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闻查建州陷贼寄钟郎中(谟即查从事也)
    闻道将军轻壮图,螺江城下委犀渠。旌旗零落沉荒服,簪履萧条返故居。皓首应全苏武节,故人谁得李......
  • 思朐阳春游感旧寄柴司徒五首
    王孙昔日甚相亲,共赏西园正媚春。醉卧如茵芳草上,觉来花月影笼身。烟铺芳草正绵绵,藉草传杯似......
  • 书王秀才壁
    茅舍何寥落,门庭长绿芜。贫来卖书剑,病起忆江湖。对枕暮山碧,伴吟凉月孤。前贤多晚达,莫叹有......
  • 题苏仙山(郴州城东有山,为苏耽修真之所,名苏仙山)
    眼穿林罅见郴州,井里交连侧局楸。味道不来闲处坐,劳生更欲几时休。苏仙宅古烟霞老,义帝坟荒草......
  • 秋夜吟寄左偃
    与君诗兴素来狂,况入清秋夜景长。溪阁共谁看好月,莎阶应独听寒螀。卷中新句诚堪喜,身外浮名不......
  • 过江
    别路知何极,离肠有所思。登舻望城远,摇橹过江迟。断岸烟中失,长天水际垂。此心非橘柚,不为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