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杏花天(借朱希真韵送司马德远)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石孝友
2025-07-19

杏花天(借朱希真韵送司马德远)

宋代  石孝友  

杏花天  

把杯莫唱阳关曲。
行客去、居人恨_。
屏山似展江如簇。
不见尊前醉玉。
鹃啼处、怨声裂竹。
问后夜、兰舟那宿。
帛书早系征鸿足。
肠断弦孤怎续。

杏花天(借朱希真韵送司马德远)作者简介

石孝友,南宋词人,字次仲,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详。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填词常用俚俗之语,状写男女情爱。仕途不顺,不羡富贵,隐居于丘壑之间。 石孝友著有《金谷遗音》,《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一卷,明《唐宋名贤百家词》本作《金谷词》,不分卷。有明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四部备要》排印本。《全宋词》据毛□校汲古阁本收录。

杏花天(借朱希真韵送司马德远)翻译及注释

《杏花天(借朱希真韵送司马德远)》是宋代诗人石孝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把酒不要唱《阳关曲》,
行人离去,居人心生恨。
屏山如展,江水如簇,
却不见玉杯在主人前。
鹃鸟啼叫之处,怨声像竹子一样刺耳。
问到深夜,兰舟何处栖宿?
帛书早已系在征鸿的脚趾上,
肠断了琴弦,孤寂难以续。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离别之情和孤寂之感。诗人以酒作为象征,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和对行人离去的遗憾之情。他描述了山水的壮美景色,但却感叹主人不在,无法与其共享。鹃鸟的啼叫象征着离别的哀愁,而深夜中兰舟的归宿则成了一个谜。诗末,诗人提到了帛书系在征鸿的脚趾上,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法与远方的人相连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精练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伤感和孤寂的境况,情感真挚动人。诗人运用了丰富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阳关曲、玉杯、鹃鸟、兰舟等,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艺术性。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壮美的山水景色与主人的离去形成鲜明的对照,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奈。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清凄,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离别和孤寂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别离之情的痛苦和无法与远方的人相聚的遗憾。它展示了宋代诗人石孝友细腻的情感表达和高超的艺术功力。

杏花天(借朱希真韵送司马德远)拼音读音参考

xìng huā tiān jiè zhū xī zhēn yùn sòng sī mǎ dé yuǎn
杏花天(借朱希真韵送司马德远)

bǎ bēi mò chàng yáng guān qū.
把杯莫唱阳关曲。
xíng kè qù jū rén hèn.
行客去、居人恨_。
píng shān shì zhǎn jiāng rú cù.
屏山似展江如簇。
bú jiàn zūn qián zuì yù.
不见尊前醉玉。
juān tí chù yuàn shēng liè zhú.
鹃啼处、怨声裂竹。
wèn hòu yè lán zhōu nà sù.
问后夜、兰舟那宿。
bó shū zǎo xì zhēng hóng zú.
帛书早系征鸿足。
cháng duàn xián gū zěn xù.
肠断弦孤怎续。


相关内容11:

柳梢青(祭户立春)

菩萨蛮(癸巳自豫章檄归)

木兰花(二江得书作)

鹧鸪天

鹧鸪天(怀王道甫)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蓦山溪
    小花静院。有个人人现。缥缈更娉婷,算不数、歌朋舞伴。鸣珂曲里,常记偶相逢,无语恨,有情愁,......
  • 促拍满路花(信丰黄师尹跳珠亭)
    栽花春烂熳,叠石翠巑岏。小亭相对倚,数峰寒。主人寻胜,接竹引清泉。凿破苍苔地,一掬泓澄,六......
  • 三登乐
    久蛰群_,犹未肆、新雷初启。鼓东风、雨膏为洗。望横塘、越溪路,石湖烟水。西接洞庭,下连甫里......
  • 西江月
    脉脉无端心事,厌厌不奈春酲。越罗衫薄峭寒轻。试问几番花信。万点风头柳絮,数声柳外啼莺。斜阳......
  • 浣溪沙
    不跃银鞍与绣鞯。曲筇芒_见衰年。寻幽来立渡头船。碧涧芹羹珍下_,红莲香饭乐归田。不妨尊酒兴......
  • 菩萨蛮
    筇枝探得梅开了。青鞋渐踏江头草。日日作东风。海棠相次红。离多良会少。此计应须早。莫待作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