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赠定光上人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24

题赠定光上人

唐代  白居易  

二十身出家,四十心离尘。
得径入大道,乘此不退轮。
一坐十五年,林下秋复春。
春花与秋气,不感无情人。
我来如有悟,潜以心照身。
误落闻见中,忧喜伤形神。
安得遗耳目,冥然反天真。

题赠定光上人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题赠定光上人翻译及注释

《题赠定光上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二十岁离开尘世出家,
四十岁心已超脱纷扰。
得以迅速融入大道,
乘此机缘不再回头。
坐禅十五载时光,
在林间度过了秋与春。
春花和秋天的气息,
不会触动我这无情的人。
我来时或许有所悟,
暗中运用内心照亮身体。
在误入纷扰的喧嚣中,
喜怒哀乐伤害着形神。
如何能够保留耳目,
沉浸在纯真而超然的状态。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从二十岁开始修行出家,到四十岁心灵彻底远离尘世纷扰的过程。作者通过修行的经历,融入了大道并摆脱了尘世的牵绊,不再迷失自我。在修行的过程中,他度过了十五年的时间,不论是秋天的林间还是春天的花开,都无法触动他内心的平静。他以内心的照耀来洞察自己的身体和世间的喜怒哀乐,同时也感受到了这些情绪对身心的伤害。然而,他思考着如何保持纯真、超然的状态,远离喧嚣的世界。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修行者对禅修生活的追求和领悟。作者通过描述自己修行的历程,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内心的宁静。他坚守修行,度过了十五年的苦行岁月,春花和秋天的气息都无法动摇他内心的坚定。同时,他也意识到外界的喜怒哀乐对身心的影响,因此他希望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回归纯真的状态。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禅修者对修行境界的追求和对尘世浮躁的反思。它让读者在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宁静和超然时,也引发了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思考。

题赠定光上人拼音读音参考

tí zèng dìng guāng shàng rén
题赠定光上人

èr shí shēn chū jiā, sì shí xīn lí chén.
二十身出家,四十心离尘。
dé jìng rù dà dào, chéng cǐ bù tuì lún.
得径入大道,乘此不退轮。
yī zuò shí wǔ nián, lín xià qiū fù chūn.
一坐十五年,林下秋复春。
chūn huā yǔ qiū qì, bù gǎn wú qíng rén.
春花与秋气,不感无情人。
wǒ lái rú yǒu wù, qián yǐ xīn zhào shēn.
我来如有悟,潜以心照身。
wù luò wén jiàn zhōng, yōu xǐ shāng xíng shén.
误落闻见中,忧喜伤形神。
ān dé yí ěr mù, míng rán fǎn tiān zhēn.
安得遗耳目,冥然反天真。


相关内容11:

及第后忆旧山

残暑招客

叹元九

梦亡友刘太白同游彰敬寺

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长庆二年七月自中书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
    太原一男子,自顾庸且鄙。老逢不次恩,洗拔出泥滓。既居可言地,愿助朝廷理。伏阁三上章,戆愚不......
  • 司马厅独宿
    荒凉满庭草,偃亚侵檐竹。府吏下厅帘,家僮开被襆.数声城上漏,一点窗间烛。官曹冷似冰,谁肯来同......
  • 昼卧
    抱枕无言语,空房独悄然。谁知尽日卧,非病亦非眠。...
  • 赠苏少府
    籍甚二十年,今日方款颜。相送嵩洛下,论心杯酒间。河亚懒出入,府寮多闭关。苍发彼此老,白日寻......
  • 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
    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
  • 送客之湖南
    年年渐见南方物,事事堪伤北客情。山鬼趫跳唯一足,峡猿哀怨过三声。帆开青草湖中去,衣湿黄梅雨......